【重磅快評】政治是高明的騙術 問題是誰是騙子?

依照正常邏輯,如果有兩篇雷同文章,其中一篇「非抄襲」,另一篇鐵定就是「抄襲品」,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除非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人說謊。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的「論文門」延燒至今顯然異於常理,論文關鍵人余正煌自稱「我沒抄襲」、林智堅強調「我是原創」,論文門宛如羅生門。難怪已故立委朱高正的經典名言:「政治是高明的騙術」,至今仍歷久彌新。
林智堅指導教授陳明通日前發表4000字聲明更超乎常人理解,他駁斥外界忽略林智堅先提出研究大綱和設計的原創性,直指外界認為文字相似、語法相同就是「抄襲」,完全是「去脈絡化」說法。
協助余正煌發聲明的媒體人黃揚明表示,之前陳明通、林智堅的說法,都缺少余正煌的回應,甚至林智堅記者會還幫余正煌做時間軸,講得好像余是壞學生,拿了林智堅的資料抄襲,余正煌才忍無可忍發聲明。
余正煌提出181字自清聲明,強調「我沒抄襲」;林智堅接著提出6300字聲明,強調「論文原創」。余、林先後發出聲明,兩人論文高度重複,兩篇聲明卻彷彿平行時空,毫無交集。
兩人最大的差別在於,一邊是學術邏輯、一邊是政治邏輯。一般而言,學術是把複雜事情系統化,以利解構問題,提出可能的問題解方;政治是把簡單事情複雜化,才能凸顯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資源。
對於在野黨質疑,林智堅第一時間都定位為政治抹黑、潑髒水;直到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召集成立學術倫理審定會,林智堅陣營強烈反擊,以「未審先判」為由,申請蘇宏達迴避,但被審定會委員一致駁回,堅守拒絕政治介入校園的紅線。
林智堅律師更表示,只要蘇宏達仍擔任召集人,林智堅就不會出席審定會。對於台大9月可能的審定結果,民進黨似乎預留伏筆,準備下一波政治攻防。
不過,4年前的「卡管案」殷鑑不遠。教育部當時駁回台大遴選會的決議,不予聘任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理由是學術倫理跟基本誠信的問題,要求台大重新遴選。台大隨即發表公開聲明反駁,遴選過程中皆依法行事,政治力介入拖延新校長上任,戕害大學自治,所有記錄將在高教歷史上永遠留存。
卡管案已在政治介入學術的歷史留下難堪的一頁,論文門是否再刷新觀感,各界都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