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九成網友有實體零售App 前三大為全家、7-11、全聯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6)日表示,針對臺灣網友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已有高達92%網友下載使用實體零售通路App,普及率前五名為「全家(68.3%)」、「7-11(60.8%)」、「全聯(53.3%)」、「家樂福(37%)」與「屈臣氏(31%)」。
調查顯示,近七成消費者最重視App「行動會員卡」功能,可進行點數累積、查詢與兌換,網友重視其它功能尚有「消費紀錄查詢」、「行動支付」、「寄杯服務」與「禮券兌換」。
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實用度前五名皆與消費者權益有關,而餐飲商品資訊、線上DM、門市據點等商家端資訊相對排名落後,業者開發或調整App時可優先考量消費者需求心理。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網友最常累積的前五大點數分別為「全聯(36.6%)」、「全家(24.2%)」、「Line Points(23.9%)」、「Happy Go(18.2%)」、「蝦皮/蝦幣(11.8%)」。
張筱祺表示,「好集」與「好用」的正向循環是點數經濟的發展關鍵,現在透過手機集點,可解決消費者過去實體卡片遺失導致集點中斷的痛點,加上點數逐漸走向各種跨界流通,不僅點數價值得以提升,預估也將帶動新一波的點數經濟熱潮。
另外,觀測百貨通路,根據資策會MIC近三年調查結果,發現消費者在百貨公司的消費模式已產生轉變,有目的性的採購成為消費者到百貨消費主因。
調查顯示,目的性採購從2017年28.1%成長至2019年36.4%;相反的,逛街/路過採購比例從2017年44.2%下降至2019年28.2%,其它娛樂性人流如吃飯(24.9%)、看電影(8.6%)比例無太大變化,顯示以商圈影響或餐飲帶動零售的策略對百貨人流幫助有限,未來目的性採購如周年慶、參加品牌活動將成為引流關鍵,另外,百貨自身品牌力與忠誠顧客經營也是創造業績的重點方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