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兵推 「台灣組」不啟戰 守衛本島優先

二○二五台海防衛兵推中,「紅軍」在初期「襲擾」階段,派遣艦艇闖入台灣十二海里領海,我方卻不開火,堅持以並航方式試圖驅離。擔任「藍軍」主推官的退役上將、前陸軍司令胡鎮埔解釋,當時仍處於灰色地帶威脅的情況,我方如果貿然開第一槍,可能造成衝突,正好授對方以柄。以軍事上俗話說,「敵人要的,我們絕對不給他」。
前天兵推第一動次的檢討中,台灣組表示,我方絕對不負起啟戰責任,避免把美日等友盟國家拖進去。管制組追問,我方領海被侵入,主權如何維護?管制組回答:「這是政府要考量的…….請總統回答。」一時引起現場笑聲。因此,胡鎮埔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同樣被問及此問題。
胡鎮埔解釋,複合式威脅的第一線,由海巡署負責處置,軍方的原則為「不引發爭端、不升高衝突、降低敵對行為」,避免成為中共藉機挑起衝突的藉口。
媒體追問,「台灣組」首日在應對中國攻占東沙島、公務船舶進犯台灣領海十二海里時毫無作為,共軍奪取東沙島,我方為何不嘗試奪回?胡鎮埔表示,考量中共占領東沙島是誘使國軍海空救援,形成海空軍與共軍變成「早期決戰」,考量不能讓東沙影響到台灣整體防衛,所以國軍並未馳援。
胡鎮埔強調,須以台灣本島防衛為優先,國軍對外島的守備規畫,多年來都要求獨立作戰,唯一例外是澎湖,因為澎湖一旦失守,對本島防務衝擊極大。
此外,「共軍」未如外界一般預期直取台北,反而利用各離島為跳板,奪下澎湖、恆春半島與東台灣。主持推演的中華戰略兵棋協會理事長黃介正表示,共軍在這次兵推中的行動,區分威懾、脅迫、懲罰、進犯等四階段,讓扮演台灣、日本、美國的參演組,依據自身利益和用兵思維,針對設計情境作出回應。
面動紅軍侵台,台灣組出動不對稱戰力,全台部署無人艇,實施布雷作戰,空軍持續搶修受損的跑道,確保戰力,台灣本島的地面部隊也對登陸的解放軍進行掃蕩,駐守北部的國軍第三作戰區是防衛重點,確保中樞安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