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提振 美股史指、那指再創新高

台海兵推 美介入戰爭 將視衝突原因、台灣自衛意志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等舉辦的台海防衛兵推昨落幕,面對中共武力犯台,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右二)表示,美國會不會介入台海戰爭,取決於衝突爆發的原因及台灣本身是否有自衛意志。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等舉辦的台海防衛兵推昨落幕,面對中共武力犯台,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右二)表示,美國會不會介入台海戰爭,取決於衝突爆發的原因及台灣本身是否有自衛意志。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安全中心舉辦二○二五台海防衛兵推,兩天的推演昨天落幕,面對中共武力犯台,美國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表示,美國會不會介入台海戰爭取決兩大關鍵,包括衝突爆發的原因,以及台灣本身是否有自衛意志。扮演日本組的推演官也說,自衛隊不可能主動介入,但基於美日同盟,可以輔助角色參與美軍行動。

此次兵推核心人物包括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和平安全中心執行長李喜明,以及操作推演的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分為管制、中共、台灣、美國、日本等五個組,主推官皆為退伍上將,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國防部前副部長徐衍璞、前陸軍司令胡鎮埔、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擔任。各組總計共有九位上將、八位中將,以及相關領域專家。

中共奇襲 奪台灣離島

推演時,中共組採取奇襲,先奪取台灣周邊防務薄弱的離島,作為下一階段入侵的跳板。接著,再以直升機、傘降、兩棲等兵力聯合,奪取澎湖、恆春半島,隨即攻占東部宜花東三縣。

兵推過程,美國組表現很高積極性,包括派兵協助我方建立安全航道,維持物資能夠輸入,並曾數度在中共組「出招」時,主動詢問台灣組有無回應;日本組也表示,自衛隊不可能主動介入,但基於美日同盟,可以輔助角色參與美軍行動。

當推演進行到全面大戰,美國組與日本組表示,將被迫放棄「一中政策」而承認台灣。

若台挑釁 美介入生變

擔任演習管制官的布萊爾在會後記者會表示,台灣關係法明定,要協助台灣具備足夠防衛能力,但其並非共同防禦條約,沒規定必須軍事介入。美國總統或國會的態度,取決於衝突如何爆發。歷任總統都聲明不支持台獨,若台灣採取挑釁而引發衝突,美國介入可能性就會降低。

布萊爾說,另一關鍵是台灣是否有能力與意願保衛自己國家,廿年來,台灣的自衛能力與意願不斷增強,意味在當前情況下,美方更有可能對台提供援助。

李喜明說,現在去猜未來的美國總統會不會出兵,這種臆測無意義,但是「政治決定打不打,軍事決定如何打」。兵推中,美國組雖然積極援台,也強調關鍵是台灣自身防衛意志。如果台灣無意自衛,卻希望美軍介入,就是全無道理的期待。

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表示,台灣組一開始較難以應對,是時間緊迫的壓力,以及想定的複雜性,但台灣組想定的設計非常貼切真實。他說,東亞的安全戰略局勢在過去十年間發生劇變,日本正透過實施新的「國家安全戰略」迎頭趕上,與美國共同為升溫的情勢做準備。

黃煌雄 黃介正 自衛隊 李喜明 台獨 台灣關係法 台海 參謀總長 兵推 一中政策

延伸閱讀

川普稱美中達成協議「關稅幅度曝光」 大陸將向美國提供稀土

台海兵推 美軍太平洋前司令:共軍侵台不會成功

不是台北!台海兵推紅軍出奇招 攻占澎湖、東台灣

台女日本神社挑戰「羞恥穿著」 露臀挨轟:丟臉到國外

相關新聞

辦公室鄰近遭以色列攻擊的伊朗電視台 貿協人員助台商撤離

外貿協會駐德黑蘭台灣貿易中心主任孫經權親歷以色列飛彈攻擊伊朗,幾天前,以色列飛彈就落在貿協辦公室附近不遠處,目前他正協助...

海鯤艦今上午出海 正式展開海上測試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6月14日在高雄港內以自身動力進行試航後,經過3天調整,今天正式出港進行第一次的海上測試(SAT),...

金融時報:台灣漢光演習事故頻傳 意外凸顯1特點是敵軍惡夢

金融時報15日報導,台灣軍方9日起展開漢光演習,顯著將實際演練延伸至民眾生活場域,初期頻頻發生軍用車輛卡位、碰撞等磨合問...

漢光去年因風災喊停 張啓楷諷賴清德晉惠帝:心中只有大罷免

丹娜絲颱風災情嚴重,有報導稱,賴清德總統赴台南勘災,面對災民盼國軍清運家中毀壞物件,回「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總統府解...

美軍估北京擁900枚短程飛彈能襲台 太空「殺傷網」最讓人憂心

美軍各軍種近日向國會爭取預算時,無不重申中國是「步步進逼的威脅」。空軍今天指出,解放軍逾900枚短程飛彈能打擊台灣,40...

不覆議了!總統府今公告軍人待遇條例 國軍加薪明年元旦上路

立法院日前三讀修正「軍人待遇條例」,國軍官兵志願役加給每個月增加3萬元。總統府今天發布總統令,公布修正軍人待遇條例第五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