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印度空難竟發炫耀文!男星搭私人飛機被炎上:道歉刪文

火光照夜空!高雄陸軍左營油庫庫房雨中失火 燃燒20分鐘撲滅

若台海爆衝突 美軍助台機率高?美退役上將揭取決2因素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等單位所舉辦「台海防衛兵推」下午舉行結果記者會,美軍太平洋前總司令布萊爾(中)出席。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等單位所舉辦「台海防衛兵推」下午舉行結果記者會,美軍太平洋前總司令布萊爾(中)出席。記者曾原信/攝影

針對台海爆發衝突美國是否會協助台灣,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今天表示,將取決於衝突如何爆發以及台灣人民是否有意願為自己而戰,當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與意願不斷增強,代表美國愈有可能提供幫助。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10至11日共同主辦「台海防衛兵推」,邀請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退役上將穆倫(Michael Mullen)、布萊爾(Dennis Blair)、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等4位美日退役將領來台參與,台美日共計9位退役上將、8位退役中將參與兵推,以2030年中國對台動武為想定時間點進行推演,今天下午舉行國際記者會。

布萊爾表示,美國「台灣關係法」明定美國要向台灣提供防衛物資,使台灣具有足夠的防衛能力,但台灣關係法不像是共同防衛條約或美日安保條約,沒有規定美國會自動軍事協助台灣。

布萊爾說明,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在台灣面臨中國侵略時,是否會軍事介入將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衝突將如何爆發,美國不支持台灣對中國採取挑釁行動,歷任美國總統都明確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因此上述的情況發生引發台海衝突,將導致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降低。

對於第二個因素,布萊爾表示,取決於台灣是否有能力、意願為自己而戰,台灣政府是否有意願派遣台灣的青年男女為保衛自己國家而戰,這將會影響美國是否軍事介入,而這20年來他見證了台灣在自我防衛、抵禦中國的能力與意願不斷增強且非常積極,這意味著美國在當前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對台灣提供軍事援助。

布萊爾表示,當然對於美國、台灣政府與台灣人民而言,現在的目標就是遏止、預防中國任何形式對台灣的侵略,且具備有足夠的防衛能力,向中國表明如果發生侵略行為,台灣將會戰鬥阻止中國侵略。

前參謀總長、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李喜明表示,此次擔任「美國組」的美國退役將領在兵棋推演時,都是促使美國軍事介入台海衝突,而他過去曾提到,促使美國願意出兵台海、願意犧牲美國年輕人生命的前提,是台灣人具備強烈自我防衛意志,當台灣沒有防衛意志卻希望美國軍事介入,「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期待」,所以美國強調的是台灣自己的防衛意志。

前陸軍司令、退役陸軍上將胡鎮埔說明,國防是為了國家生存發展,台灣必須要有國防,一定要有堅強的國軍,目前社會已有建軍備戰、戰力準備的氛圍,同時政府也在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維持戰時社會正常運作的能力,因為台海防衛作戰就是全民防衛作戰,涉及全體2300萬台灣人民。

美軍 美國 台海

延伸閱讀

台海兵推 美軍太平洋前司令:共軍侵台不會成功

大外宣再出招!大陸邀美國網紅免費遊陸10天 稱要展示「真實的中國」

解讀川習通話涉台內容...陸國台辦「這麼回應」

出席第13屆中英政黨對話 劉建超: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

相關新聞

籲伊朗盡快放棄核發展 川普:以色列下一波攻擊更殘暴

以色列12日率先向伊朗發動攻擊,鎖定打擊伊朗的核子設施和長程飛彈能力,美國總統川普13日發文向伊朗喊話,稱還有時間達成協...

立委提案限制水域由海巡劃設 國防部:釋放錯誤訊息

國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針對立法委員提出修法草案,欲以「淡化主權」的方式,協商劃定中共承認的我國司法行政水域,將對國際...

改入陸籍還要當台灣兵 內政部:依法仍負服役義務

北市民眾去年先後接到區公所電話與公文,要放棄中華民國籍、現為中國大陸籍的姪子3個月內返台服兵役,相關單位稱依法辦理,若沒...

陸人當台灣兵 陸委會:責任義務不因喪失台灣身分免除

本報報導,北市有民眾去年先後接到區公所電話與公文,要2016年就放棄中華民國籍、現為中國大陸籍的姪子返台服兵役,形同要「...

提案被指矮化主權 陳永康:建議把海洋法公約搞懂

國民黨立委陳永康領銜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9條修正草案」,將金馬外島禁限制水域的畫設由國防部改為海洋委員會主管,遭批...

反恐演練180分貝震撼彈爆破超真實 賴清德曝新訓練中心

賴清德總統今上午前往位於桃園市新屋區內政部警政署反恐訓練中心,現場實際演練室內攻堅、火車及捷運人質營救、武器裝備展示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