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矛頭指向日本?川普38年前專訪遭挖出 曾怒控「掠奪美國財富」

準颱風薇帕預估周末來襲 賴清德第七講不去花蓮了

台海防衛兵推 中共奪東沙破壞我能源通信設施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明兩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台海防衛兵推」,模擬中共發動侵台戰爭,可能出現的種種場景。美聯社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明兩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台海防衛兵推」,模擬中共發動侵台戰爭,可能出現的種種場景。美聯社

兩岸如爆發軍事衝突,過程會是怎樣?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明兩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台海防衛兵推」,模擬中共發動侵台戰爭,可能出現的種種場景。包括美、日各兩位退役上將在內,共有17位中外資深退將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扮演中共、台灣、美國與日本等陣營。第一天原訂完成共軍奪取東沙,並以長程火力與駭客攻擊我方交通、能源及通訊等設施,但擔任管制官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為,台灣組未提出足夠有效因應作為,裁定第二天「再戰」。

兵推設定於2030年,美台交流日益突破限制,華府不顧北京抗議,現任部長經常訪台;同時間大陸面臨經濟成長趨緩,社會穩定出現問題,使中共決定採取大動作。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在開幕式表示,兵推著重解放軍對台可能採取的行動,目的不在預測兩岸開戰誰贏誰輸,而是檢驗目前國軍的戰略設計、建軍規畫和作戰概念,有何需要精進調整之處。

李喜明說,演習設計四階段,一階段是「威懾」,目的是「希望你不要台獨」;二階段「脅迫」,是為「希望你來談統一」。前兩者屬於灰色地帶威脅,三階段「懲罰」開始發動攻擊,目的是「希望你投降屈服」;目的還無法達到,就進入最後的「占領」。

中共組由國防部前副部長徐衍璞領軍,第一階段招式是公務艦船侵入12海里領海。第二階段派出3個航艦戰鬥群,分別在南海與一、二島鏈間演習;同時間海警實施攔檢,強迫載運天然氣或美國輸台軍備的輪船駛向大陸。

第三階段首先奪取東沙,並宣告除與北京協調獲准的撤僑行為,船隻不得進入台灣港口;遠程火力攻擊能源、觀通設施,搭配網路攻擊金融、電信,並偷襲擊沉我方兩艘軍艦。台灣的對外機票暴漲卅倍以上,民眾質疑是否富人才能離開。

美國組由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率領,表示將對中共發起反封鎖,協助台灣開闢安全航道;日本組由前海自幕僚長武居智久發言,表示日本並無類似台灣關係法的法律義務,但若美方介入,可依據安保條約提供協助。美日雙方也都提及,倘若戰爭爆發,將被迫檢討原本對其「一個中國」政策的支持。我方則堅持「敵人想要的絕不能給他」,面對挑釁絕不開第一槍,到第三階段仍未實施還擊。

在研討時李喜明裁示,原訂第一天完成前三階段,台灣組未在預期時間交出應變方法,無從評估實際面臨的挑戰,因此決定更改次日議程,留一點時間給第三階段,再繼續進行第四階段的全面入侵。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安全研究中心10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台海防衛兵推」,共邀請國內外9位上將、8位中將參加推演。記者杜建重/攝影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安全研究中心10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台海防衛兵推」,共邀請國內外9位上將、8位中將參加推演。記者杜建重/攝影

李喜明 日本 台海 中共

延伸閱讀

影/台海防衛兵推 模擬兩岸開戰如實呈現我方遭遇情況

民間自辦台海防衛兵推今開幕 強調理性專業貼近真實

獨/「海安12號」演習 美國海岸防衛隊要員出席觀禮

賴清德高雄校閱海安演習 綠民代全來了獨缺陳其邁 市府說因為這個原因

相關新聞

辦公室鄰近遭以色列攻擊的伊朗電視台 貿協人員助台商撤離

外貿協會駐德黑蘭台灣貿易中心主任孫經權親歷以色列飛彈攻擊伊朗,幾天前,以色列飛彈就落在貿協辦公室附近不遠處,目前他正協助...

海鯤艦今上午出海 正式展開海上測試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6月14日在高雄港內以自身動力進行試航後,經過3天調整,今天正式出港進行第一次的海上測試(SAT),...

金融時報:台灣漢光演習事故頻傳 意外凸顯1特點是敵軍惡夢

金融時報15日報導,台灣軍方9日起展開漢光演習,顯著將實際演練延伸至民眾生活場域,初期頻頻發生軍用車輛卡位、碰撞等磨合問...

漢光去年因風災喊停 張啓楷諷賴清德晉惠帝:心中只有大罷免

丹娜絲颱風災情嚴重,有報導稱,賴清德總統赴台南勘災,面對災民盼國軍清運家中毀壞物件,回「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總統府解...

美軍估北京擁900枚短程飛彈能襲台 太空「殺傷網」最讓人憂心

美軍各軍種近日向國會爭取預算時,無不重申中國是「步步進逼的威脅」。空軍今天指出,解放軍逾900枚短程飛彈能打擊台灣,40...

少將處長涉公開性騷多名女官兵 顧立雄震怒火速拔官調查

國防部傳出疑似性騷案件,國防部資源司人力資源處長成家麒少將遭投訴於公開場合言語性騷擾。國防部證實,接獲性騷擾申訴案後,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