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印度空難竟發炫耀文!男星搭私人飛機被炎上:道歉刪文

火光照夜空!高雄陸軍左營油庫庫房雨中失火 燃燒20分鐘撲滅

警專畢業典禮 賴總統提3項期許勉勵

警專今天畢業典禮,共計1607人畢業。總統賴清德到場勗勉並提出3項期許,包括善用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技能、視民如親和團結互助等,政府也會建立更具韌性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上午舉行專科警員班正期組42期畢業典禮,今年畢業生人數共計1607人,其中警察類科為1357人、消防類科為138人、海洋巡防人員有112人。

包括賴總統、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警政署長張榮興、消防署副署長簡萬瑤、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都到場共襄盛舉。

總統致詞表示,恭喜大家經過2年的努力學習與嚴格訓練,終於要畢業了,這也代表國家又有一批專責維護治安、防災救險、捍衛海疆,以及具有遠大抱負的年輕人,即將肩負起守護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全的重責大任。

他提到,警察、消防和海巡都不是一般職業,是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志業,要謝謝大家選擇這一條不簡單的道路,為國家與社會貢獻力量;也感謝各位家長支持孩子們的選擇,協助他們勇往直前、實現理想。

同時,也感謝所有辛勞付出的師長們,以專業知識和卓越智慧,引導學子們成長茁壯,培養出人民重要的守護者。並藉此機會感謝全國警消及海巡人員的辛苦付出。

賴總統指出,除恭喜大家邁向新的人生階段外,自己也有3個期許。首先,畢業並不是追求知識與專業的終點,而是終身學習的起點,期許大家要對新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特別是科技日新月異,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加上氣候變遷、威權主義擴張等挑戰,都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

面對這些新興挑戰,他說,大家除了要汲取各方的經驗,累積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持續學習,才能守護人民的安全。

其次, 期許大家要從人民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就像前教宗方濟各所說「好的牧羊人要沾滿羊群的氣息」。警消、海巡人員手中的公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相信大家一定能夠不負所托,秉持視民如親的精神,持續精進為民服務的工作。

最後,期許大家要團結互助,同舟共濟。自己去年上任後,全力提升台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希望透過強化國防、民生、災防、民主等四大韌性,讓國家能夠因應各種挑戰、穩健前行。

賴總統表示,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工作,是跨部會、跨領域、跨專業、公私協力的工作,無論大家未來在哪個工作崗位,都是提升台灣社會韌性的關鍵骨幹,一定要團隊合作,才能發揮1加1大於2的功效,提升行政效能,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

他說,未來政府也會進一步建立更具韌性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讓站在第一線執勤的警消、海巡人員,都能感受到國家的重視、社會的支持及制度的保障。

另外,政府也會持續投注大量資源,持續改善工作環境,持續提升福利及各項執勤裝備,讓大家能夠獲得更大的支持,並發揮更大的力量。

警察 海巡署

延伸閱讀

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李在明通電話

赴警專畢典提3期許 賴清德喊:從人民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

逢甲大學畢典性平生波!男大生唱完KTV 竟對女同學強吻、熊抱

刑事局慶祝警察節 表揚模範警察人員

相關新聞

少將處長涉公開性騷多名女官兵 顧立雄震怒火速拔官調查

國防部傳出疑似性騷案件,國防部資源司人力資源處長成家麒少將遭投訴於公開場合言語性騷擾。國防部證實,接獲性騷擾申訴案後,依...

籲伊朗盡快放棄核發展 川普:以色列下一波攻擊更殘暴

以色列12日率先向伊朗發動攻擊,鎖定打擊伊朗的核子設施和長程飛彈能力,美國總統川普13日發文向伊朗喊話,稱還有時間達成協...

立委提案限制水域由海巡劃設 國防部:釋放錯誤訊息

國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針對立法委員提出修法草案,欲以「淡化主權」的方式,協商劃定中共承認的我國司法行政水域,將對國際...

改入陸籍還要當台灣兵 內政部:依法仍負服役義務

北市民眾去年先後接到區公所電話與公文,要放棄中華民國籍、現為中國大陸籍的姪子3個月內返台服兵役,相關單位稱依法辦理,若沒...

陸人當台灣兵 陸委會:責任義務不因喪失台灣身分免除

本報報導,北市有民眾去年先後接到區公所電話與公文,要2016年就放棄中華民國籍、現為中國大陸籍的姪子返台服兵役,形同要「...

提案被指矮化主權 陳永康:建議把海洋法公約搞懂

國民黨立委陳永康領銜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9條修正草案」,將金馬外島禁限制水域的畫設由國防部改為海洋委員會主管,遭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