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自建血庫 捐血中心失最大後盾

國軍研擬成立捐血機構,血液基金會指出軍人捐血占比近百分之五,此舉恐分散捐血量。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軍研擬成立捐血機構,血液基金會指出軍人捐血占比近百分之五,此舉恐分散捐血量。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軍研擬在今年成立首個捐血機構,並計畫明年推出三軍血液計畫,確保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然而國軍捐血去年達八萬人次,花蓮捐血中心曾表示,軍方是血源最大後盾,此舉是否衝擊現有血液供應?血液基金會公關處處長黎蕾分析,軍人捐血占比約近百分之五,此舉恐分散捐血量,後續將持續觀察。

國防部長顧立雄上周到立院業務報告,提及為維持戰時國軍血液供給韌性,今年起陸續在北、中、南、東部各國軍總醫院成立捐血機構。另參照友盟國家之例,明年將成立「三軍血液計畫」,建立中央管理之血液供應系統。

各軍醫院設有「血庫組」,近卅年來軍方後勤體系大幅縮編,加上血液基金會的捐血機制成立,以及全民健保實施,目前軍醫院與民間醫院一樣,並不大量儲血,由血液基金會統籌調用,醫院則支付回饋金給基金會。

官員透露,過去各部隊須製作「官兵相互輸血名冊」,記載各人血型、特殊疾病等資訊,軍服名條印上血型。近年在隱私權要求下,名條血型已取消,名冊也形同虛設。如此當然難以因應戰時需求,但另建血液統籌機制茲事體大,不是軍醫局甚或國防部所能決定。隨著近年兩岸衝突可能性上升,國安體系關注社會韌性,但在相關會議上,血液基金會無法保證,戰時配合提供足夠軍用血液,因此國安會指示國防部,重建自己的用血體系。

黎蕾說,國軍曾就捐血作業方式、技術等跟捐血中心詢問,但並沒有透露要獨立成立捐血機構的資訊。若是國軍成立自身血液供應機制,確實有可能分散捐血量。

一位不具名醫師表示,國軍若想建立獨立的血庫並非易事,建議與捐血中心合作,當發生異常狀況,透過指定捐血者順序捐血,可達到較好效果。以檢驗疾病來說,捐血後會做核酸檢驗,確認是否有愛滋病毒或是HTLV-1(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等;紅血球分類不只分A、B、O、AB型,還有各種小抗原需要細分,否則若受血者有特定抗體,恐怕發生嚴重溶血反應。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國軍的作為是為了增強血液供應韌性,國防部一直有穩定供血計畫,如醫院出現孤島效應時該如何處理,或面對極端災害能否持續提供醫療服務,或是在緊急狀況下設立緊急捐血站等。

台北榮總內科部輸血醫學科醫師陳玟均表示,血液效期有限,作為戰爭儲備不容易。以血小板效期一周為例,捐血中心不可能收到血小板後立刻派發到醫院,須經過培養跟核酸確認,確認沒有問題才發去各醫院,屆時效期只剩三天。其餘全血、紅血球冷凍下約一個月,冷凍血漿則是一年。

軍事作家趙武靈指出,血液製劑不耐久存,如何達成推陳儲新?戰時要將冷藏血液送給前線外科小組,即使對美軍都相當辛苦。我方不免要學習美軍的「現地血液徵集」,亦即重建官兵相互輸血機制;然而體系要能運行,在法源、訓練、器材等方面,都必須事先進行大量準備。

國安會 國軍 國防部 愛滋病 捐血中心 血液基金會 隱私權

延伸閱讀

全台血庫平均低於安全水位 這2血型最缺

「大大攜手讓愛延續」嘉年華!中部血庫這型血最缺 民眾捐熱血

超狂!捐血500cc送烏魚子價值1400元 彰化人早上7時卡位大排長龍

綠營大軍今直搗台中南屯 廖偉翔淡定「熱血」反制

相關新聞

漢光41兵推 美退役上將任總長顧問

國軍正在進行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兵推,既有台美軍事交流模式有所調整。權威管道證實,這次兵推美方派遣前駐韓聯軍司令陸軍退役四星...

海軍中和艦與大陸漁船台中港外海擦撞 人員無傷

海軍艦隊指揮部今天表示,海軍所屬中和軍艦(LST-232)執行任務期間,於今天凌晨0點38分在台中港外海約45浬(限制水...

美媒:共軍圍台 充分準備

美國華爾街日報廿三日報導,中共解放軍已做好比以往更充分準備,以包圍台灣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迫使其屈服。

替代役備役擴大召集 放寬年限、次數、日數

為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支援需要,內政部和國防部近日修正替代役「演訓召集」相關辦法,必要時得酌增年限、次數與日數,對象不限退...

替代役召集放寬 專家憂裝備訓練

內政部、國防部日前修正相關辦法,增訂替代役演訓召集「必要時」得視需要酌增年限、次數、日數,刪除全年受勤務召集總日數六十天...

國軍自建血庫 捐血中心失最大後盾

國軍研擬在今年成立首個捐血機構,並計畫明年推出三軍血液計畫,確保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然而國軍捐血去年達八萬人次,花蓮捐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