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00919「整體結構穩固」本季配息會降嗎?存股哥猜:殖利率維持年化12%的水準

NBA/巴特勒缺陣柯瑞狂砍36分 板凳助拳勇士擊落火箭

降營養吸收率、增胃食道逆流風險 6種食物建議別和咖啡一起吃

國防總檢討:陸犯台預警時間縮減

被基層官兵暱稱為「小漢光」的「立即備戰操演」,昨天演練淡水河防備戰與阻絕、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科目,六輛雲豹甲車(圖)進駐新北八里陣地操演。記者杜建重/攝影
被基層官兵暱稱為「小漢光」的「立即備戰操演」,昨天演練淡水河防備戰與阻絕、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科目,六輛雲豹甲車(圖)進駐新北八里陣地操演。記者杜建重/攝影

賴清德總統任內「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昨天公布,第一次強調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整備方向,建構地面、海上、空中、太空及網路等多重空間領域的防禦體系;我國將加強與美國及友盟國家合作,打造更穩固且具彈性的國防供應體系。

國防部於每任總統就職後十個月內,向立法院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這是自民國九十八年後第五次公布。國防部昨公布內容,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將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報告業務概況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及備詢。

賴總統任內 首份國防戰略文件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這是賴總統任內首份國防戰略文件,對內對外都有相當重要的宣示與指導意義。

最新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指台海作戰形態出現六大轉變,並將「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列為作戰整備方向。六大轉變包括犯台戰略預警時間縮減、戰場透明度提高、遠距武器及無人系統快速發展、敵攻勢電子戰結合硬殺攻擊威脅甚鉅、地面作戰與防空作戰形態改變、敵方將採多領域攻擊。

因應川普新政 對美合作列專篇

林穎佑指出,將「韌性防衛」列為戰備整備方向,顯示我方不輕啟第一擊,但當別人攻擊,我方有能力反擊;將對美合作列為專篇則顯示因應川普政府上任後的美台互動,有宣示意義。

國防部指出,今年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以「建構敏捷應變戰力與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為主軸,說明整體國際戰略環境變動與我國面臨的國防安全挑戰,凸顯我國在印太地緣戰略的關鍵地位,並在國防戰略與軍事戰略指導下,闡述國軍積極建軍備戰、推動國防改革、落實國防自主與多元化武器籌獲、強化全民防衛韌性並鏈結友盟安全合作,打造守護台灣、捍衛和平的現代化部隊。

多領域作戰 涵蓋陸海空、網路

國防部表示,國軍為因應整體戰略環境及敵情威脅挑戰,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整備方向,建立多層次防衛縱深。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多領域」作戰是由美國陸軍推動的新概念,強調未來戰場除了傳統陸海空,更涵蓋太空、網路與電磁等環境。他說,去年美國媒體披露國軍在美國密西根州美軍「國家全域作戰中心」參加演訓,應是藉此將多領域作戰概念引進國內;國軍必須思考包括低軌衛星、衛星偵照、通訊等太空領域對戰場經營和戰爭發展的影響,並思考設立相關單位,主責對國內外政府部門、廠商對接業務。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重點 製表/程嘉文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重點 製表/程嘉文

國軍 國防部 美國 賴清德 顧立雄

延伸閱讀

國防部:配合擴編無人機部隊 三軍將成立訓練中心

共軍聯合戰備警巡68機艦出海 國軍公布監控無人機影像

國防部掛名指導鳳山跑3校馬拉松 獎座構型竟是共軍武器

11顆中共空飄汽球 專家:利用冬季風向擾台

相關新聞

漢光41兵推 美退役上將任總長顧問

國軍正在進行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兵推,既有台美軍事交流模式有所調整。權威管道證實,這次兵推美方派遣前駐韓聯軍司令陸軍退役四星...

海軍中和艦與大陸漁船台中港外海擦撞 人員無傷

海軍艦隊指揮部今天表示,海軍所屬中和軍艦(LST-232)執行任務期間,於今天凌晨0點38分在台中港外海約45浬(限制水...

美媒:共軍圍台 充分準備

美國華爾街日報廿三日報導,中共解放軍已做好比以往更充分準備,以包圍台灣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迫使其屈服。

替代役備役擴大召集 放寬年限、次數、日數

為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支援需要,內政部和國防部近日修正替代役「演訓召集」相關辦法,必要時得酌增年限、次數與日數,對象不限退...

國防總檢討:陸犯台預警時間縮減

賴清德總統任內「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昨天公布,第一次強調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整備方向,建構地面、海上、空中、太...

替代役召集放寬 專家憂裝備訓練

內政部、國防部日前修正相關辦法,增訂替代役演訓召集「必要時」得視需要酌增年限、次數、日數,刪除全年受勤務召集總日數六十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