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宣稱強弓能介接長程預警雷達 弓3六陣地今年完工

國防部宣稱,中科院研發完成的強弓系統,可整合長程預警雷達導彈情資,供天弓3型飛彈系統運用,藉以提升其反彈道飛彈的防護效益。
據了解,空軍向中科院採購12套天弓3型防空飛彈已交軍完畢,但因部分陣地尚在整建,因此部分暫時部署在調節營區。但弓3的相位陣列雷達須部署在高處才能充分發揮偵蒐效能,空軍正克服缺工問題止督促得標廠商趕工。
中科院以科研基金研發的強弓系統相位陣列雷達套件已交軍使用,據信部署在東部,配合天弓3型防空飛彈執勤。過去軍方遭檢討國造防空飛彈系統無法介接長程預警雷達所獲偵蒐情資,國防部宣稱強弓套件可克服這個問題。但公開情報尚無空軍準備採購強弓系統的資訊。
國防部向立法院報告表示,中科院於民國90至96年研發「低層反戰術彈道飛彈系統-層系計畫」,對敵空中主要威脅已具反制成效。另盯衡敵情威脅及考量原天弓2型武器系統不具機動能力,恐無法因應空情日益嚴峻及未來新型態防空威脅,因此執行裝備提升以肆應敵情威脅及滿足我防空需求。
國防部說,天弓3型防空系統具備自身反彈道飛彈的防護能力,中科院於2023年完成強弓專案研發,國軍完成建案獲裝後,可整合長程預警雷達導彈情資供天弓3型飛彈系統運用,藉以提升其反彈道飛彈的防護效益。
國防部表示,為確保重要防護目標安全,並發揮不對稱作戰效益,空軍將原鷹式飛彈及天弓2型提升為天弓3型飛彈系統,所需戰備陣地工程區分2階段執行,第1階段計6處陣地工程,已於2022年開工,規劃今(2025)年底完工;餘6處陣地工程,規劃於第2階段2023-2026年執行。
國防部說,部署天弓3型防空飛彈系統,運用其防空及機動作戰能力,可強化東、西部防空火網;另針對來襲導彈的攻擊,具陣地自身防護並提供週邊重要目標防護能力,以肆應敵威脅,以利整體防空作戰任務遂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