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鍾文智潛逃恐有親友接應 北檢搜索拘提胞妹、姪女等4人訊問中

「開除鮑爾」交易升溫!美國資產遭拋售 恐引爆猛烈賣壓

國防院調查認定性騷記2大過撤職 李文忠搬出73退將背書連署

賴清德提國防預算占GDP3%以上 李彥秀:要考量財政狀況

賴清德總統上午召開國安會議後在總統府敞廳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將提出三大工作,包括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的目標、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將持續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的經貿戰略。記者余承翰/攝影
賴清德總統上午召開國安會議後在總統府敞廳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將提出三大工作,包括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的目標、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將持續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的經貿戰略。記者余承翰/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早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賴總統會後宣布,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目標。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給予三點提醒,編列特別預算要考量國家整體財政狀況,與在野黨的溝通不能少,國防預算占GDP3%恐遠不及川普目標,對於交貨延宕嚴重的軍品應積極爭取。

針對賴清德提出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李彥秀說,「川普2.0」的威力,顯然遠超出民進黨政府的預料。去年底,國防部長顧立雄在立院駁斥「台灣向美提出4800億台幣軍購清單」,更明白表示「國防預算無法設定達到GDP的3%,不排除2027年以後,才會編列特別預算採購裝備。」結果川普發文預告將提出「對等關稅」計畫,賴清德今就緊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定調「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目標。」

李彥秀表示,懷璧其罪,人工智慧與晶片爆發性的成長,台灣去年對美出超739億美元,不僅再創歷史新高,而且成長幅度超過八成,居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冠,出超金額更排名世界第六。顯然,繼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大陸之後,台灣也難以倖免,拜登政府時期「威權擴張」與「民主聯盟」的經濟戰略為之匹變。但經濟部長郭智輝卻始終都在狀況外,一下子說開徵關稅對台灣反而有利,一下子又要協助廠商移美,終於逼得賴清德親自出馬召開國安高層會議。

李彥秀指出,遲到總比不到好。去年11月中,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就預警台美貿易順差的嚴重性,並且建議政府要擴大對美國糧食、能源以及軍品的採購,以縮小台美貿易順差。但是台灣2350萬人能吃多少「黃小玉」?台灣的能源採購原本就有外交考量,全部改向美國採購,更有外交與戰略安全疑慮。

李彥秀認為,「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的3%」就成為賴清德總統手上為數不多,但為「簡單、粗暴、好用」的籌碼。不過今年度國防預算編列4760億新台幣,占GDP比重為2.45%,要達到3%以上水準,就必須再編列至少1100億新台幣的特別預算。

李彥秀強調,她有三點要提醒民進黨政府。第一,在野黨絕對支持向美國採購必須的軍品,但是編列特別預算還是要考量國家整體財政狀況,與在野黨的溝通更不能少;第二,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3%,恐怕遠不及川普的目標,競選期間川普曾開出台灣要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10%驚人數字;第三,除了採買台灣真正需要的軍品外,對於目前交貨嚴重延宕的反裝甲飛彈、滑翔炸彈,以及F-16V戰機等軍品,也應該積極向美方爭取。

國防預算 川普 李彥秀 賴清德

延伸閱讀

監察院出手要查在美房產 李彥秀:絕無隱匿動機與意圖

罷免戰「港湖雙姝」同台零互動 高嘉瑜:有眼神交流、蔣萬安讚李彥秀

李彥秀不捨家人美國住宅遭肉搜落淚 高嘉瑜酸:該哭是買房辛苦年輕人

吳欣岱爆料李彥秀「美國背景」翻車 國民黨:想選立委失心瘋?

相關新聞

漢光41兵推 美退役上將任總長顧問

國軍正在進行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兵推,既有台美軍事交流模式有所調整。權威管道證實,這次兵推美方派遣前駐韓聯軍司令陸軍退役四星...

海軍中和艦與大陸漁船台中港外海擦撞 人員無傷

海軍艦隊指揮部今天表示,海軍所屬中和軍艦(LST-232)執行任務期間,於今天凌晨0點38分在台中港外海約45浬(限制水...

美媒:共軍圍台 充分準備

美國華爾街日報廿三日報導,中共解放軍已做好比以往更充分準備,以包圍台灣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迫使其屈服。

替代役備役擴大召集 放寬年限、次數、日數

為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支援需要,內政部和國防部近日修正替代役「演訓召集」相關辦法,必要時得酌增年限、次數與日數,對象不限退...

國防總檢討:陸犯台預警時間縮減

賴清德總統任內「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昨天公布,第一次強調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整備方向,建構地面、海上、空中、太...

獨/賴清德宣布恢復軍事審判 國民黨團提公投反制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布,在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方面,將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引發輿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