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勇消救溺今添1死 法醫相驗張敬謙、吳恩碩死因出爐

氣象署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降雨高峰時間曝光 明晚雨神北漂

草嶺堰塞湖蓄水量比阿公店水庫還多 人員機具到不了

賴清德宣布國防預算加到GDP3%以上 賴士葆憂未來續增

賴清德總統上午召開國安會議後在總統府敞廳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將提出三大工作,包括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的目標、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將持續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的經貿戰略。記者余承翰/攝影
賴清德總統上午召開國安會議後在總統府敞廳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將提出三大工作,包括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的目標、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將持續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的經貿戰略。記者余承翰/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早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賴總統會後宣布,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目標。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憂產生預算排擠,且比例會逐年上升,他質疑,這能滿足美國,平衡我方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減少,又是否能夠達到有效嚇阻中國大陸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今日凌晨宣布「對等關稅」計畫。為因應內外部挑戰,賴總統今早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首先,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目標;第二,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擴大國家安全網建置;第三,和友盟國家合力打造全球民主供應鏈,將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針對國防預算達GDP3%以上等,賴士葆說,現在的國防預算約占GDP2.5%,意即增加0.5%左右。現在的國防預算約台幣6千億,等於再增加台幣1千多億。他憂排擠到其他預算,「餅就這麼大」。

賴士葆提到,原先預期會議是要談因應台積電先進製程可能被美方要求到當地設廠,結果卻講到國防,賴政府應考量的是川普提出「對等關稅」,川普是生意人,去年我方從美國賺600多億美元,大概增加的國防預算是要軍購。

賴士葆表示,總預算案已經審完,就看是要追加新的科目,或是編列特別預算,也要講清楚是馬上要實現,還是明年度實現。目前來看,最有可能是今年度以特別預算編列,或是編列在明年度預算裡。

賴士葆指出,國防預算一直增加,中美緊張關係已經緩和,我方還需不需要增加軍購,賴清德需要說明,增加的預算要用在哪裡,目的是確保台灣安全或有其他目的。還是,只是因為川普過去曾說台灣軍費應該到GDP5%,5%就是現在的兩倍,會高達一兆多,中央政府總預算接近3兆,幾乎占了3分之1,其他部門不用活了。現在講國防預算占GDP3%,未來會逐年上升,這是可怕之處。

賴士葆強調,他要問,這能滿足美國,平衡我方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減少?是否能夠達到有效嚇阻中國大陸威脅?重要的是要跟全民說清楚預算來源、使用用途,即便是編列特別預算,也要跟在野黨好好協商。

國防預算 美國 賴士葆

延伸閱讀

影/川普提對等關稅 賴清德推國防預算拚GDP3%以上

三年超徵1.3兆減少債務8千億 國民黨團:差5千億跑去哪?

影/多還1248億債不到超徵1成 賴士葆:剩的錢去哪裡?

賴清德盼解朝野僵局又罵藍親中 賴士葆批角色錯亂

相關新聞

辦公室鄰近遭以色列攻擊的伊朗電視台 貿協人員助台商撤離

外貿協會駐德黑蘭台灣貿易中心主任孫經權親歷以色列飛彈攻擊伊朗,幾天前,以色列飛彈就落在貿協辦公室附近不遠處,目前他正協助...

海鯤艦今上午出海 正式展開海上測試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6月14日在高雄港內以自身動力進行試航後,經過3天調整,今天正式出港進行第一次的海上測試(SAT),...

美擬擴大軍售要在野黨不要擋?黃國昌:不具名放話對台美合作不健康

美國政府擬擴大對台軍售規模,力道有望超越川普第一任期,也傳出美喊話在野黨不要阻擋增加國防預算。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參加龍...

影/雷虎科技懸賞20萬!海巡署今澳底尋獲失聯大型遙控無人船

雷虎科技一艘2米商用雷達無人船在花蓮外海失聯,雷虎科技透過社群媒體發文懸賞20萬元,徵求漁友協尋,引發網友熱議。海巡署第...

路透:美國將擴大對台軍售 施壓在野黨別擋國防預算

路透報導,美國計劃擴大對台軍售,將超越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一任期水準,希望加強對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的嚇阻力道,也有望減輕川普政...

解放軍14艘軍艦擾台 澎湖漁民目擊3艦「列隊」經過澎湖

美國海軍柏克級驅逐艦勞倫斯號23日通過台灣海峽後,昨天傳出有漁民發現3艘解放軍軍艦列隊出現在澎湖周邊海域,與國防部今上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