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名導大衛林區逝世享壽78歲 超現實風格享譽影壇

大陸將恢復福建、上海團客來台 國台辦喊話「三訴求」

MLB/大谷翔平50-50紀念球 台灣企業擬轉售回日本「理由曝光」

陸沿海劃7保留空域 我軍應變

針對共軍宣布9日至11日於閩浙以東空域開設七處空域保留區,國防部表示已完成應變中心開設。圖為共軍東部戰區10月舉行「聯合利劍2024B」演習時,國軍空軍IDF經國號戰機掛彈支援進駐台東志航基地戰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共軍宣布9日至11日於閩浙以東空域開設七處空域保留區,國防部表示已完成應變中心開設。圖為共軍東部戰區10月舉行「聯合利劍2024B」演習時,國軍空軍IDF經國號戰機掛彈支援進駐台東志航基地戰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防部昨天中午發新聞稿表示,針對共軍宣布九日至十一日於閩浙以東空域開設七處空域保留區,國防部已完成應變中心開設,指導各級部隊嚴密監控敵情,保持高度戒備,並秉持「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原則,妥慎應處。

賴清德總統出訪前,外媒引用我國安官員談話稱中共準備在賴總統返台後舉行軍演。大陸外交部昨面對外媒提問並未證實,僅強調大陸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共軍、海事、民航等單位也未發布演習訊息。

上月廿七日路透報導,我國安官員透露,中共可能在賴總統返國時舉行「聯合利劍二○二四C」軍演。昨天傍晚,路透再報導,高階國安官員宣稱,中共在台灣周遭海域、東海及南海部署近九十艘艦艇,約三分之二為軍艦,規模更勝前兩次。但國防部昨聲明未明確宣稱共軍將發動演習,也未用「聯合利劍二○二四C」一詞。

陸劃設空域 是否軍演受矚 製表/程嘉文、徐宇威
陸劃設空域 是否軍演受矚 製表/程嘉文、徐宇威

中共軍方與外交部均未對是否舉行演習回應,但其民航部門於昨晨六時發布飛航通告(NOTAM),宣布將在東南沿海開設七處「空域保留區」(Reserve Area),時間為九日六時至十一日廿時。七處區域範圍從長江口到廣東省東部外海,均位於台灣海峽中線以西,各保留區範圍間刻意為多條民用航路留出空隙,且該通告僅為預告「保留」而非立刻生效限制,保留區範圍內的M503航路昨照樣有大量民航機使用。

國防部說,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同步掌握共軍船艦編隊及海警船分別進入台灣周邊海域及西太平洋區域執行遠海長航,國軍協同海巡綿密監控應處並同步啟動備戰操演,各外離島部隊提高警覺;昨晨公布共軍動態稱,過去廿四小時偵獲共艦七艘、公務船三艘,共機出海十架次,越過中線六架次。

海巡署表示,六日凌晨起陸續偵獲大陸海警船異常動態,海警二九○一號繞行台灣海峽南海域、一三○一與一三○二號自東北海域南下,到達綠島東北東方五十至六十浬海域滯留;九日新增四艘海警船編隊向台灣西南海域航行,均未進入我方禁限制水域。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舉行例行記者會,針對外媒提問「台灣國防部今表示,台灣附近海域發現大陸軍艦和海警船,限制大陸沿海部分空域,是否正在台島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毛寧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未直接回應是否軍演。

大陸國防部、共軍東部戰區、四大軍種都沒發布軍演消息,福建海事局旗下七個分支局、浙江海事局旗下六個分支局都沒發布軍演「航行警告」,大陸民航局也沒相關公告,閩粵一帶大陸機場航班正常。

共軍 國防部 軍演

延伸閱讀

國軍主動披露共軍空域保留動態 學者:展現偵察嚇阻

共軍將對台發動軍演? 大陸外交部回應

賴總統回國…共軍將對台軍演?大陸相關部門尚無任何消息

香港民船泊台中港參與中國軍演 交長:商港法該修就修

相關新聞

不想留營?志願役賠錢退伍暴增

國軍人力狀況持續亮紅燈。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由二○二○年的四○一人,暴增到去年的一五六五人,約為四倍之多。

台船:海鯤艦重量控制誤差0.5%內 絕對潛得下、浮得上

國造潛艦海鯤艦預計4月出海測試,針對外界曾指海鯤艦「潛不下去、浮不上來」,台船總經理蔡坤宗今天強調,海鯤艦的重量控制非常...

美智庫台海兵推首度納入核武 15次僅5次擊退解放軍

英國金融時報十三日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與麻省理工學院(MIT),首度針對台海戰爭中核武使用情境進...

拜登運用「總統提用權」 美宣布186億對台軍援

美國白宮在美東時間廿日公布,美國總統拜登運用總統提用權(PDA)宣布提供台灣五點七一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一百八十六億元)的...

「最強戰車」M1A2到了 裝甲戰力躍進30年

陸軍向美國採購一○八輛M1A2艾布蘭戰車,首批卅八輛昨天已由長榮海運「長親」輪運抵台北港,今天凌晨將以拖板車載運至新竹湖...

M1A2新戰車抵台 立委:陸軍要有新思維

M1A2戰車抵台,成為近日軍事新聞焦點。比起國軍現役的CM11/M60A3,M1A2具備許多上一代戰車沒有的裝備。在戰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