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罕見公布!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戰鬥機失事 「垂直落地」畫面曝光

淚送大S入土為安 S媽晚間心痛再發聲「被凌虐10年」:她正得意

高雄箱型車突衝上人行道 來台觀光日籍婦挨撞畫面曝光

紅隼火箭穿透力已落伍?中科院:可貫穿RHA鋼板30公分

陸軍日前實施義務役基地戰力鑑測,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不過遭網友質疑穿甲性能已落伍。記者林俊良/攝影
陸軍日前實施義務役基地戰力鑑測,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不過遭網友質疑穿甲性能已落伍。記者林俊良/攝影

軍方日前公開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不過網友質疑軍方公布的穿甲性能不足,根本已經落伍。中科院對此表示,紅隼火箭設計目標為攻擊輕裝戰甲車的履帶與輪胎,有效射程、穿甲性能已經優於服役多年的六六火箭彈。同時中科院研發中的紅隼二型火箭,穿透力將更提升。

陸軍日前公開一年期義務役士兵紅隼火箭實彈射擊測考,不過軍方公布紅隼火箭的穿甲性能:有效射程220公尺、可穿透40公分低碳鋼、27公分RHA均質鋼板(學理計算),遭網友質疑射程、穿甲性能不足,早已落伍。

中科院回應表示,紅隼火箭彈的設計目標為攻擊輕裝戰車、甲車的履帶與輪胎,使其失去移動能力。有效射程400公尺、可貫穿RHA裝甲達30公分;性能遠優於六六火箭彈的有效射程200公尺及20公分的穿甲能力。

對於陸軍所公布性能諸元的落差,相關官員解釋,國造六六火箭彈服役至今已超過40年,中科院自民國97年起開發紅隼一型反裝甲火彈,逐步取代六六火箭彈。不過十多年前開發時,國內缺乏RHA裝甲可做驗證,因此性能數據只能以換算方式推估。

中科院進一步表示,目前正研發中的紅隼二型反裝甲火箭彈,貫穿RHA裝甲深度已達50公分以上,足以對重型戰車造成威脅。

對於網友質疑紅隼火箭彈的價格,並拿TOW拖式飛彈的性價比來比較,中科院強調,國軍目前將使用的拖式二型B飛彈單價為台幣620萬元,數量有限,設定攻擊目標為高價戰砲車。國產紅隼火箭彈,單價10萬元,可大量生產,設定攻擊目標為輕戰與輪甲車,目前以高低搭配模式,可滿足國軍不對稱作戰需求。

另一方面,對於陸軍實彈射擊時發生1枚紅隼火箭彈「不發火」的故障,中科院表示經初步檢視,是因底火連接之「傳火管」不明原因斷裂,導致全彈火藥未貫連,此枚彈藥不具危安,已交由陸軍未爆組依規定處理。

中科院強調,當天義務役士兵共射擊47發,其中1枚產生不發情形,其餘46枚均順利擊中目標。官員透露,先前已經採購的海軍陸戰隊及憲兵並未傳出類似案例,這是陸軍需求首批量產,為首次發生類似個案,中科院將研析原因,並且持續掌握軍種使用情況回饋,精進品質妥善率。

中科院說明,紅隼火箭彈有效射程400公尺、可貫穿RHA裝甲達30公分,性能遠優於六六火箭彈。圖/中科院網站
中科院說明,紅隼火箭彈有效射程400公尺、可貫穿RHA裝甲達30公分,性能遠優於六六火箭彈。圖/中科院網站

中科院 火箭 紅隼

延伸閱讀

義務役下基地首射紅隼火箭 「不發彈」虛驚一場

NBA/柯瑞再休兵!勇士花光31分領先 延長賽驚險退火箭

NBA/湯普森緊追柯瑞再創三分球紀錄 獨行俠卻不敵火箭

無人機我研發成功美就賣 中科院「巡飛彈」恐成棄子

相關新聞

獨/賴清德宣布恢復軍事審判 國民黨團提公投反制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布,在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方面,將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引發輿論...

補貿易失衡 台恐迫增對美軍購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台美關係除了關稅、晶片業問題,川普還認為武器銷售是交易而非安全保障,台灣可能被...

海鯤艦浮航移碼頭 台船證實已完成準潛航試驗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艦」去年底移泊至台船大塢進行裝備測試,今天上午從台船大塢出塢移往台船91號碼頭進行後續測試工程。台船...

中共無預警射擊演習 賴總統第一時間指示嚴密應處

中共今天無預警在台灣外海畫設操演區,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清德總統第一時間已經指示有關單位嚴密應處,政府對於相關狀況...

路透:台擬買美武器3276億 盼贏得川普支持

路透報導,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採購金額介於七十億至一百億美元(約台幣二二九三億至三二七六億元)武器,期盼在中國大陸持續對台施...

勇鷹高教機失事墜海 飛官跳傘獲救

空軍飛訓部少校訓練官林瑋昨天上午駕駛機號一一三○的勇鷹高教機,從台東志航基地起飛不久後,因雙發動機失效,高教機墜落離基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