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都有民眾赴戰場:各自投效烏克蘭與俄羅斯
到烏克蘭擔任志願兵的44歲我國籍民眾吳忠達,11月1日在戰場陣亡,成為前年11月2日的曾聖光之後,第二位在烏克蘭志願參軍的殉職人員。在吳忠達去世後,目前仍在烏克蘭軍中任職的台籍人士,估計為6人。
俄烏戰爭爆發後,雙方都大量招募外籍人士參戰。烏克蘭在俄國入侵後不久,就宣布成立「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軍團」。對於到底各自使用多少外籍士兵,雙方都未公布正式數字。一般相信到烏克蘭參戰的外籍人士超過三萬人。俄方曾宣布,對於替烏克蘭參戰的外籍人士,將視為傭兵看待,因此不適用日內瓦公約對戰俘的保護。但普亭政府除了與國際知名的瓦格納傭兵集團合作,同樣也歡迎外籍人士加入。近日更傳出,北韓派遣部隊支援俄羅斯,不過也有消息指,這些北韓官兵並非以「外籍志願軍」身分出現,而是偽托為俄國境內的韃靼人。
志願軍的待遇為何,各方說法存在相當落差,較常見數字約為每月2000歐元左右。雖然外籍士兵通常僅限於擔任基層戰鬥任務,但俄烏雙方在成員國籍上仍會有所篩選:例如由於中共目前堪稱俄羅斯最重要盟友,烏克蘭就不接受中國大陸人士參軍。俄羅斯方面則接受大陸人參軍,去年底來自重慶的趙睿在札波羅結前線陣亡,成為第一位戰死的中國大陸籍志願軍。
從目前較知名的案例中顯示,前往參加俄烏戰爭的兩岸人士,除了懷抱理想之外,不少人都有在海外參軍或生活的背景。例如今年出版『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一書的陳晞,先前就曾在法國外籍兵團服務;首位陣亡的大陸人士趙睿,在2013年就曾輾轉到緬甸北部,參加當地的游擊武裝;前年殉職的曾聖光,雖然軍事經驗僅限於國軍服役,但小時曾隨家人移民貝里斯,因此英語非常嫻熟。
各國政府對於國民參加俄烏戰爭的看法不一:包括我國在內,多數國家屬於「不限制但不鼓勵」;但在其他國家,例如韓國、越南、日本等,如此行為則有觸法之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