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賴總統治軍:「立威」不該是統帥首務

賴總統上任後,展現與蔡前總統不同的治軍風格。對此專家認為,年輕時曾在外島服役的賴總統,顯然想對軍方採取親身嚴控與「立威」態度,但軍中事務本就分層權責分明,總統和國防部長只要決定「打或不打」,「怎麼打」就是參謀總長的事。總統和部長最好別直接干預基層,手愈往下伸,仗就愈打不下去。
前立委林郁方表示,比起蔡英文把業務交給幕僚,自己出面「放福利」懷柔,賴清德原就是重視細節的人,這種直接「面試」新晉將領的手段,更讓人想起早年蔣中正總統。老蔣總統晚年健康變差,加上信任兒子蔣經國,也不再這麼做,此後歷任總統都未聽過,在現代化民主國家也很少見。
林郁方說,賴總統此舉不能說沒有好處,因為軍中幹部必須更兢兢業業,把皮繃緊;但另一角度來說,身為三軍統帥,需不需管那麼細節?會不會使軍中「投長官所好」惡習更嚴重?另外,軍人的忠誠度早就不是問題,府方若要軍方提報將領籍貫,不管對升遷是否影響,都容易激起負面聯想。
退役海軍中將蘭寧利表示,新總統對國軍自然有期盼,想直接過問軍中事務,但他要舉一些負面例子:希特勒征俄失敗原因之一,就是喜歡干預前線作戰;美軍在越南,B-52轟炸目標必須前一天由白宮核定,還要每日回報敵軍屍體數量,敵人卻愈打愈強。越戰失敗後美國切實檢討,推動軍事事務革新,釐清軍政軍令分際,後來才能屢戰屢勝。他曾遇過一位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對方回憶美國與利比亞爆發空戰的往事:當時五角大廈能夠同步聽到飛行員與戰管人員對話,他很多時候覺得不妥,但再急也得忍住,不可越級干預。
蘭寧利也說,總統蒞臨時眾人未起立,的確失禮,但不該責備晉任官。府方幕僚不懂規矩,可能給出錯誤建議;侍衛長此時應走在總統前方約10步,若於會場入口高聲宣布「總統蒞臨,全體起立」,還有補救機會。
他表示,身為三軍統帥,重點是知道軍人工作性質不同於朝九晚五公務員,到軍中首務絕非立威,而是快速提升官兵士氣。對軍人要「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如今兩岸軍力極懸殊,最缺的是如何讓官兵願為國家當「死士」,而非培養懂得迎合順心之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