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地牛再翻身!台南南化規模4.1地震 10縣市有感「最大震度4級」

鈕承澤假釋成功出監!戴墨鏡直奔北檢報到 見媒體第一反應曝光

美智庫:台灣應開發小型無人機 與地面部隊整合

美國才對台軍售彈簧刀攻擊無人機,華府智庫今天以一篇長文分析台海戰爭中的無人機角色,建議發展於對中國近距離作戰的廉價小型無人機,並研究如何將無人機與地面火力部隊整合。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American Security, CNAS)公布百餘頁「未來保衛台灣之戰中的無人機戰事」報告,列出對台8點無人機發展建議,包括開發以地圖為基礎的軟體,以加速資訊共享,進而加快確立目標的時間,並對緊急目標進行高度反應的火力打擊。

報告指出,台灣也應採購無人艦艇及水下無人機增強防禦能力;台灣需要建立無人機操作訓練體系,以擁有一支龐大優秀的操作隊伍。

台灣軍方則需要投資建立強大的反無人機系統,包括多層次移動式空中防禦和電子戰系統。除了長程防空能力外,台灣還需強化短程防空系統。

美國方面,報告認為,五角大廈需要購買一支多樣化的無人機隊,陣容包括先進的遠程匿蹤機到價格較低廉的商業無人機,以因應中國犯台。

報告示警,即使美國加大投資無人機科技,也不足以削弱中國優勢。「今天,中國正處於利用其大量無人機隊的有利地位,這可能在台海戰爭中為其提供優勢。」

「美國和台灣需要迅速縮小這一差距,並研發多層次的反無人機防禦系統,否則將在戰爭中處於劣勢。」

報告分析,中國的無人機數量比美國更多,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產軍用無人機,並且輕鬆地從其商業工業基地大量生產小型廉價無人機。

此外,美國軍隊將面對中國不會面臨的地理挑戰,也就是如何從數百英里外的基地,甚至從距美國本土6000英里外的基地,成功部署及操作無人機。

因此,美國應優先發展「夠好」的遠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價格低廉,可以大量購買替換。目前美國國防部的遠程和中程無人機都是昂貴的精密機型,如RQ-4全球鷹(Global Hawk)及MQ-9死神(Reaper),這兩個機型在對抗中國時可發揮寶貴的追蹤及打擊能力,但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被擊落。

「美國目前的無人機陣容不適合對抗中國,」報告指出,國防部必須開發和採購具有在該戰區執行有效任務、可大量購買的無人機,以彌補在戰鬥中不可避免的損失。

此外,報告建議投資能攻擊中國船艦的神風無人機,及可以對抗中國無人機的多層次防禦系統。美國也需建立嚴格的無人機操作員訓練計畫,並擬定無人機在印太區域的作戰概念和戰術。

報告將烏克蘭戰爭形容為「警世故事」,指出烏軍在使用無人機的方式上不斷創新,但很快又遭俄羅斯反制,後者在無人機生產速度上比烏克蘭更具規模。烏克蘭在戰爭初期大量使用土耳其無人機,並立下可觀戰功,但隨著俄軍部署更多防空系統,這些無人機很大程度上變得不具輕重。

報告提醒,無人機固然能補強其他武器,彌補部分實力差距,但仍不能取代飛機、砲兵部隊或飛彈。

兩岸關係 台海 戰爭 無人機 美國 軍售

延伸閱讀

內唐亞胡嗆扣軍援 美: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網傳假問卷索官兵個資 顧立雄:無法排除境外勢力操作

美售我兩款滯空攻擊彈藥 學者分析:性能不錯但有2隱憂

台東上空出現神祕飛行器?航空迷:最遠飛蘭嶼外海

相關新聞

1年期義務役陸續退伍 36%役男分到主戰部隊

去年一月國防部恢復徵召一年期義務役士兵,首梯新兵春節前已退伍。在一年徵兵制上路前,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當初在行政院記者會宣...

不想留營?志願役賠錢退伍暴增

國軍人力狀況持續亮紅燈。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由二○二○年的四○一人,暴增到去年的一五六五人,約為四倍之多。

台船:海鯤艦重量控制誤差0.5%內 絕對潛得下、浮得上

國造潛艦海鯤艦預計4月出海測試,針對外界曾指海鯤艦「潛不下去、浮不上來」,台船總經理蔡坤宗今天強調,海鯤艦的重量控制非常...

美智庫台海兵推首度納入核武 15次僅5次擊退解放軍

英國金融時報十三日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與麻省理工學院(MIT),首度針對台海戰爭中核武使用情境進...

美軍超強秘技曝光!台海若爆發衝突 戰力可瞬間暴增5倍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台灣距離美軍太平洋各基地動輒數千里,未免台海爆發衝突「遠水難救近火」,美軍積極發展「海上飛彈裝...

向美採購M1A2戰車本月抵台 軍品配件今先運抵基隆港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首批M1A2戰車,預計本月間抵台,部分軍品配件今天上午已由先由陽明海運營明輪運抵基隆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