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超兇」E奶主播林佑之中秋節離職 親曝下一步動向:江湖再見

亞運輕艇/第12金落袋!第5名到奪金 賴冠傑超級逆轉秀奪史上首金

阿里新掌門蔡崇信領導學:經營球隊vs.企業有相通之處

國防部除檢討待遇 立委:也需認知各項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右)、幹事長張其祿(左)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有效運用國防預算,有效提升台灣的戰備能力,達到備戰、能戰的國防實力。      記者林俊良/攝影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右)、幹事長張其祿(左)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有效運用國防預算,有效提升台灣的戰備能力,達到備戰、能戰的國防實力。 記者林俊良/攝影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善用國防預算,落實國防自主,「備戰」要有方法,「能戰」也要規劃。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認為,國防部除了檢討待遇,也須認知,軍事教育、培訓體系、軍人社會形象與地位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張其祿說,戰備人力分為志願役、義務役和後備役;志願役是國防第一線,如今少子化,軍校生招募不易。義務役是台灣國防第二道防線,役期延長只是第一步,「戰爭型態多元,義務役有效且實質的訓練才是重點。」

張其祿表示,後備役是國防最後一線,對於具有特定專長的退伍或技術人員,教召必須著重強化不同領域的專長訓練;訓練必須符合現代戰爭需求且到位,唯有三道防線穩固,才能滿足台灣國防需求。

張其祿直言,中共對台灣戰爭威脅越趨多元,傳統軍事訓練與因應新型戰爭的應變能力都須與時俱進,例如不斷呼籲的「金融萬安演習」、加強網路安全體系等作為,金管會、數發部等相關部會應定期演練。

張其祿表示,政府也應設法提升民眾應急意識和應對能力,讓人民能夠在戰爭第一擊發生時,盡量自救與互助。張其祿認為,台灣國防預算占GDP非常少,有必要考量提高國防預算。

張其祿認為「錢要用在刀口上」,台灣國防預算占GDP非常少,有必要考量提高國防預算。近年來台灣國防「工合計畫」成效不佳;未能引進關鍵技術。需好好檢討。

張其祿表示,國防部向外購買武器,也須確實將關鍵技術引進台灣,有效厚植國防產業,讓台灣在軍事投資案不再當冤大頭,實現真正的國防自主,增進長遠發展可能性。

民眾黨團呼籲,台灣應積極自主研發或聯合生產軍備,發展本土國防產業,同時拉160萬家中小企業一把,培養「護國群山」做為「經濟盾牌」。

此外,還要提高戰備人力素質與薪資待遇。民眾黨團認為,軍事訓練專才專業,應對漸趨複雜的混合戰爭,才能真正做到具體且有效的國防自主。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右)、幹事長張其祿(左),呼籲政府有效運用國防預算、落實國防自主、厚植本土產業,才能有效提升台灣的戰備能力。    記者林俊良/攝影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右)、幹事長張其祿(左),呼籲政府有效運用國防預算、落實國防自主、厚植本土產業,才能有效提升台灣的戰備能力。 記者林俊良/攝影

張其祿 戰爭 國防預算

延伸閱讀

影/民眾黨團籲有效運用預算、落實國防自主

立委呼籲政府調整產業供應鏈結構 推動「友岸外包」

民眾黨團質疑20萬戶社宅恐跳票 促內政部重新檢討

陸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張其祿:皮鞭恩惠並用不會停

相關新聞

潛艦案誰賣國? 馬文君告郭璽加重誹謗

潛艦國造案因召集人黃曙光指有立委「一直在搞」,海軍前顧問郭璽直指就是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甚至還將機密文件洩漏給外國。馬文君...

美擬援台8000萬美元軍備 首度用「外國軍事融資」管道

拜登政府廿九日通知國會,擬透過「外國軍事融資」(FMF)管道,援台八千萬美元;國務院稱這是史上首例,但並未如過去軍售公布...

國軍逐年擴大總員額 2029年將達26萬餘人

國軍將在明年一月一日恢復一年制義務役,據了解,陸軍目前「復編」五個基幹新訓旅,未來將部分以義務役兵員陸續補實,執行海岸守...

軍事迷鎖定!清泉崗航空嘉年華明天登場 唯一接駁進場

軍事迷敲碗許久,睽違多年,台中市清泉崗航空嘉年華明天將在空軍台中清泉崗基地登場,活動規劃雷虎小組特技操演、三型主力戰機性...

IDF噴口不正常火焰 空軍:護焰器氣封片間隙過大

空軍一架經國號IDF戰機今天執行單機飛行展示操演時,噴口出現不正常火焰情況,經初步檢查,空軍研判為發動機噴口護焰器氣封片...

美對台軍售9案延宕 影響我戰備

七月台美蒙特利會議期間,我國曾就部分軍事投資主要品項交付延遲,「被迫」修訂發價書,影響我國戰力整備計畫,向美方表達要求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