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接裝劍翔系統 中科院航研所首曝射程及攻擊模式

中科院上午邀請媒體參訪航空所無人機產製能量,披露空軍已接裝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攻擊模式,除可攻擊大陸沿岸雷達系統外,另能攻擊海峽內有雷達運作的各型共艦,包括航空母艦。中科院航空研究所長齊立平表示,「劍翔」無人機若直線飛行,航程達1000公里以上。
「劍翔」無人機為國防部「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運用一環,現已投入量產,預計於2025年完成,全案共119億餘元,一年產量可達48架以上。這款無人機分為尋標、攻擊型,可打擊敵軍的雷達來源,但過去未公布飛行速度、攻擊距離等。
齊立平今日透過簡報表示,反輻射無人機的體型小、機動性高、滯空時間長,可於短時間內完成放列、發射及搬收,能有效提升作戰靈活性及武器系統存活度。且發射前可進行任務規劃,以最佳路徑飛至目標區上方進行搜索,藉由路徑規畫避開預知威脅,防止敵方火砲或飛彈攻擊。
齊立平表示,反輻射無人機可執行「多機反制」任務,有效制壓目標區各式雷達。另外,簡報上也呈現,反輻射無人機的攻擊距離大於1000公里,可滯空5小時。
齊立平受訪時表示,反輻射無人機若直線飛行,可以飛至1000公里以上,若飛行500公里,代表還有500公里的裕度,可於目標區上方盤旋。而這型無人機的飛行時速約200公里,但俯衝攻擊階段可達500、600公里左右。
航研所簡報顯示,劍翔可壓制各種動靜態各式武器的雷達系統,包括「遠距精準打擊目標」,除用來壓制、攻擊大陸沿岸雷達系統外,另可攻擊海峽內有雷達運作的各型共艦,包括航空母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