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紫雲:國軍「第一擊」與「第一槍」不同 必須釐清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5日表示,國軍對敵的「第一擊」(first strike)、與「第一槍」(first shot)不同,前者是戰爭層級的國家和戰決策,後者則是接戰規則中的「先制射擊」,兩者位階的釐清,將更有利於兼顧國家安全、官兵安全,以及部隊信心建立。
邱國正5日在立法院答詢表示,海峽中線的默契已被中共毀掉,現狀已被改變;而國軍現已調整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理規定,「只要(共軍)航空器、航海器越界了,不等它是否有第一擊,就要把它擊毀」。共軍一旦踩入我「紅線」,國軍一定會反制。但實際作為不便公開說明。
蘇紫雲表示,關於所謂的紅區屬於領土主權的保護,依照國際法層面,在領海領空主權範圍內,國家可以遂行自衛權,可以強制力排除外來威脅,這是聯合國憲章所承認的國家自衛原則。
他進一步說,國際實務層面上,在領海、領空對入侵的軍事機艦行使開火權,具有合法與正當性,一般會先進行鑑別,也就是入侵敵機領空的行動,接續進行警告射擊、甚至直接摧毀。例如2019年7月中俄軍機入侵韓國獨島,韓國空軍 F-15、F-16戰機便拉開機砲進行警告射擊予以驅離,2019年6月土耳其以F-16戰機直接擊落侵領空的兩架俄機等都是具體案例。
蘇紫雲表示,至於「第一擊」(first strike)、應與「第一槍」(first shot)的議題需加以區別。但由戰爭研究的理論與實務觀察,第一擊通常是指戰爭層級的國家戰和決策,也就是對敵方主動發起攻擊,相對應的是「第二擊」(second strike)、「反擊」(counter attack)。而「第一槍」其實較接近戰術層級的「先制射擊」(first shoot),也就是執行任務遭逢危險時行使自衛權以確保人身與裝備安全,屬於「接戰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 ROE)。他呼籲,兩者的位階進一步釐清,將更有利於兼顧國家安全、官兵安全,以及部隊信心建立。
▪ 聯合報最新民調/賴清德30%領先 侯友宜、柯文哲旗鼓相當
▪ 聯合報最新民調/4成5盼下架民進黨 侯柯郭合作將贏15個百分點
▪ 聯合報最新民調/區域立委、政黨票支持度 看藍綠白政黨誰領先?
▪ 不斷更新/2024立委大選!看選區範圍、各政黨提名名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