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潛艦軍官:國造潛艦缺乏三關鍵性能 根本「死局」

智庫「台北論壇」今日邀請前海軍武獲室上校王志鵬「以解析潛艦國造目前的問題」為題發表評析,王志鵬表示,我國潛艦國造有三項紅區裝備並未取得,包括關鍵的艦體消音塗層與壓力殼和外殼之間的消音瓦、消音磚;他並認為,我國潛艦並未採用AIP絕氣推進系統,對潛艦部隊根本「死局」。
這項座談會由國安局前局長蔡得勝主持。王志鵬在會中指出,依據海軍現行8艘2500噸型潛艦的規畫,經費可能嚴重不足,將衝擊海軍自己或國防部的資源分配變化,並造成排擠效應。
他說,外傳潛艦國造完成原型艦後,國安會將搶先推動編列3000億元特別預算支應八艘後續艦興建,但他認為這項額度不足,若包含八艘潛艦未來作維費等年度需求,八艘潛艦恐需要上兆元。而八艘潛艦服役卅年作維費,屆時恐被迫挪用其他軍種預算來支應。
但王志鵬也指出,政府若不建購潛艦,恐引起國內外對自我防衛決心的疑慮,美國與日本也將有所質疑;國內在野黨也會抨擊,如何建立有效嚇阻的能力。而海軍的反潛訓練與作戰,如水面作戰艦與12架P-3C潛機如何訓練?畢竟海軍現僅有2艘老舊茄比級潛艦、2艘劍龍級潛艦性能。
王志鵬宣稱,要解決問題,只有務實檢討作戰需求、潛艦國造技術轉移深根國內製造層次,而建造後的維修與零附件則由國內製造提供。
王志鵬進一步指出,我國潛艦國造所需的紅區裝備已大部獲得,但有三項至今缺乏。其一是反制裝備,包括魚雷來襲時的反制誘標、或電磁的反制能力,這無法自國外取得,必須自行製造,但國內技術不足;其次則為AIP絕氣推進系統,我國並未採用,影響水下運行時間,須以呼吸管定時充電,他認為這將造成我潛艦部隊的「死局」,有訊息宣稱後續艦將採用國造鋰電池,但經他考察台中某鋰電池技術後,因無法模組化,他因此確認目前技術不足;其三則是隱匿技術,包括電瓶與艦體消音塗層與壓力殼與外殼之間的消音瓦與消音磚,我國缺乏相關技術,造成國造潛艦噪音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