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商會:最新對台軍售非新增戰力 台難應對封鎖威脅

拜登政府2日宣布11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美台商會表示,這些都不是新增戰力,雖符合美方建構不對稱戰力構想,但無法讓台灣應對封鎖威脅。
此外,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質疑,巨額軍售案能放大政治影響力,可視為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美國對中國大陸威脅的硬實力回應,但選在周五下午5時宣布軍售案,做法並不及格。
商會表示,台灣已有魚叉和響尾蛇飛彈,台灣的偵監雷達計畫(指樂山長程預警雷達)已運作近10年,美台商會歡迎美國持續對台灣提供安全援助,且預期拜登政府的對台軍售政策將持續聚焦在彈藥和後續維持,這符合美方對台的「不對稱戰力」規畫。
不過,美台商會說,現有軍售觀點窄化到中國大陸對台灣發動攻擊的第一天(D-Day),而非全面評估中國大陸的威脅,美台商會反對這樣設限的做法。
美台商會表示,解放軍近日展現對台灣的模擬封鎖行動,顯示台灣面臨一系列威脅,需要一系列能力來應對;台灣一旦缺乏全面防衛的能力,將給解放軍製造可趁之機,美國現有的戰略模糊政策不容許美國清楚表態會填補這些落差。
此外,韓儒伯說,美台商會長期反對包裹軍售,不僅不符合常態運作,也引發政治時機考量的可能性;他認為,從兩艘美國軍艦日前穿越台海到這次對台軍售,都是美國面對中國大陸威脅的硬實力回應。
韓儒伯表示,若目的是要強化台灣的國安和對中國大陸作出政治表態,那麼選在周末假期來臨之前的周五下午5時宣布軍售,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做法。
韓儒伯說,美國過去處理敏感軍售,會選在下班前或長周末開始前宣布,藉以沖淡敏感性;面對解放軍的壓力,拜登政府內似乎有一派想要透過軍售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但有另外一派人士卻想要透過這種巧妙時間點來淡化衝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