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福提對台政策建議 美台公開聯合軍演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對拜登政府,提出對台政策建議,包括協助台灣推動整體防衛構想(ODC)、整合台灣軍力納入美國印太地區安全結構、美國和區域盟友持續進行台海意外衝突的訓練;公開與台灣聯合軍事演習,作為對北京的戰略訊號等。
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為友台的國防部前官員,現為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院」主席,該智庫1日發布「給下一任美國總統的備忘錄」,彙整美國在印太地區面臨的挑戰,薛瑞福將台灣比喻為印太地區的富爾達缺口(Fulda Gap),富爾達缺口是歐洲冷戰時期的最前線。
薛瑞福表示,台灣身處日益激烈的區域及戰略競爭的前線,也是保衛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關鍵,新政府應認知到此一緊急狀況,發展適當對策;若美國的決策圈不夠快速創新,衝突的風險就會增加。
報告提到,要維持台灣長期穩定,需要持續的資源投入、更有競爭力的部署,以及快速評估軍力需求,美國在冷戰期間,投入資源挹注富爾達缺口;如今台灣同樣需要美國投資和創新,以保持區域平衡。
最近幾個月來, 中共加大對台的軍事威脅,並持續進行宣傳戰,推進其統一目標。
報告表示,台灣無法獨力威懾和擊退中國大陸的攻擊,美國國防部除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戰爭,也應思考全面強化與台灣關係,以保衛台灣和區域均衡。
薛瑞福彙整9項對台政策建議,包括美國及其區域夥伴應在研發領域上,與台北合作,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讓台灣能展現其價值,例如,美國重新啟動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討論雙邊自由貿易協議;美國各政府部門持續推動美台關係;美台在人道援助與救災上合作。
另外,美國應採取並全面投入印太威懾倡議,美國應協助台灣推動整體防衛構想。
報告建議,整合台灣軍力納入美國印太地區安全結構的一環,尤其是空域、海上和彈道飛彈防禦等;美國應將雙邊軍演公開化,作為戰略訊號,確保北京理解美國致力於在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中的承諾。
其餘還包括美國潛艦和驅逐艦的例行性訪台;美軍軍官定期訪台,以便在台海衝突期間能負責任地為白宮提出建議;在台灣建立輪調的美軍部隊,用來聯絡、培訓和諮詢。
此外,美國應和日本、澳洲和南韓等區域盟友,著手規畫雙邊軍事計畫,且持續進行台海意外衝突的訓練。報告建議還包括,美台成立強化台灣整體防衛構想的聯合工作小組,加速審查當前可用於支持台灣自我防衛的預警系統,建立美台即時訊息共享機制,與在台灣建立戰備庫存聯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