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健來台關切國軍戰力 嚴德發:研議加大後備軍人訓量
立法院預算中心披露,我國可選充教召的後備軍人中,有超過6成約45萬人退伍後8年內沒接受過教召,因此我國雖號稱有230餘萬後備軍人,但實際上作戰能力堪慮。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今天披露,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本周第八度來台,攜同軍事組成員,將關注我國後備戰力及國防預算是否足夠。他呼籲國防部,除現役軍人外,希望後備戰力能讓國人放心、將領作戰時夠用,讓盟邦知道我們自己保護自己的決心。
對此,國防部長嚴德發回應表示,後備召訓力提升牽涉到國防部的資源,目前已規劃畫加大訓量,目前國軍有七處後備訓練基地,後備指揮部與國防部全動室正研議規劃擴大訓量,列管8年後備軍人中,「後退先召」,保持精壯,目前有77萬人是後退的,但國防部只需32萬人即可滿足後備戰力需求,目前已滿足後備戰力。而未來後備軍人轉換成志願役退伍,戰力會更強。
預算中心表示,103年度我國列管後備軍人約271.35萬餘人,其中依規定於退伍後8年內可選充教育召集的人數約89.13萬人,比率為32.85%;其後隨著除役及新近退伍人數的增加,至108年8月底列管後備軍人減為237.99萬餘人,可選充教召人數則增加至90.85萬餘人,因此其占比提高至38.17%。
但預算中心指出,國防部規劃對後備軍人實施教育召集的目標召訓人數,卻從103年度的15.50萬餘人,降為107年度的14.96萬餘人,而且每年度實施時,實際下令召集人數往往較目標數減少,再扣除依法免召數、應到未到數等,導致實際召訓人數與目標數差距頗大。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明日將審議國防部109年度預算案,嚴德發表示,後備兵力召訓重點是擴編及編實動員,希望後備兵力將來是用志願役退役中高專長、都能操作武器或反裝甲為主,次要專長則以「能開槍」的4個月軍事訓練役男,目前志願役退役者每年約有1萬人可用,志願役退伍投入後備戰力者,隨時間會愈來愈多。
至於國防預算部分,嚴德發說,各軍種都有作戰需求,考量因應敵情威脅,展現防衛決心,確保國家安全。因應敵情威脅,預算分配,國防部有5年兵力整建、10年建軍構想,各軍種都有作戰需求,考量國家財力,再決定要投資哪些建案。
王定宇質詢時表示,美方關注我國後備戰力及預算是否足夠,他說,AIT理事主席莫健本周第八度來台,攜同軍事組成員,關注我方戰力決心,除現役軍人外,希望後備戰力能讓國人放心,將領作戰時夠用,讓盟邦知道我們自己保護自己的決心,國家要靠自己保護,不是靠外人。
外交部表示,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與AIT政軍組長唐默迪(Matthew Tritle)訪問台灣,此行將拜會我國政府高層與相關部會,就台美關係各項議題交換意見。外交部歡迎莫健一行來訪,期盼雙方在目前友好穩固基礎上,深化合作夥伴關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