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5歲黃呂錦茹長時間偵訊 蔣萬安:相當不捨、一定聲援

川普又出招!美國COVID網站改版 主打「中國實驗室外洩為真正起源」

便宜到哭! 全聯超狂優惠「1元買菜」限時搶 外送折扣碼現折100元

川普外交風格現實又個人 趙春山:台灣應著重強化實力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今日表示,川普現實主義、外交風格利於中美進行交易,同時台灣應加強自身實力,不再依賴民主價值保障安全,台灣也須理性看待兩岸統一問題。記者屈彥辰/攝影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今日表示,川普現實主義、外交風格利於中美進行交易,同時台灣應加強自身實力,不再依賴民主價值保障安全,台灣也須理性看待兩岸統一問題。記者屈彥辰/攝影

川普勝選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成為第47任總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今日表示,川普現實主義、外交風格利於中美進行交易,同時台灣應加強自身實力,不再依賴民主價值保障安全,台灣也須理性看待兩岸統一問題。

立法院副院長暨啟思民本基金會董事長江啟臣今日領銜舉辦「啟思國際高峰論壇—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地緣政治經濟與兩岸關係」,趙春山受邀剖析川普當選後美中台新局。

趙春山回憶自己曾對美國的憧憬,表示美國不復當年,不論誰當選,競選過程反映美國社會深層撕裂,美國未來面對內政與外交的平衡上,勢必有新的挑戰。

趙春山認為,川普將再次主導美國,著重個人外交,尤其是以實力,而非價值導向的外交模式。美國如果回歸「孤立主義」,國際合作將更加不穩定,尤其是面對中東、歐洲衝突及台海問題時,美國可能更傾向「以內政觀點處理外交問題」,影響未來全球政經格局。

趙春山預測,美中之間的經濟摩擦將加劇,對中國大陸短期內經濟發展形成「短空」,但從長期來看,川普的現實主義外交方針或為中美帶來更多交易空間,構成「長多」的局勢。中國大陸傳統上對美國的右派較為適應,像是毛澤東時期認為右派容易交易、左派難以應對;川普當選,北京可能採取交易策略,避免過度對立。

趙春山也說,川普外交風格相當個人化,喜好單邊談判,而非多邊組織形式,與川普的「美國優先」路線相連。這種做法雖降低國際間多邊合作的機會,卻使中美領袖之間的直接溝通與協議成為可能,對雙邊關係的穩定具有一定緩和作用。

趙春山接著分析川普當選後的台海可能變化,他提醒民進黨政府,不能過度依賴民主價值觀保障安全。川普對民主價值無太大興趣,政策多是現實考量,尤其是在經濟與軍事上。台灣應把重點放在強化自身實力,將「台灣牌」打得更具價值。台灣在兩岸統一議題上要更靈活處理,避免談統一就被視為「親中賣台」。台灣可能僅有統或獨等選項,獨立就意味戰爭風險升高,應提早準備應對措施。

趙春山強調,台灣不應依賴美國的保護,應處變不驚,慎謀能斷,尤其面對未來不確定的美中台三邊關係時,應展現理性務實的態度。兩岸關係的變化多端,無論是「九二共識」或其他可能的協議,台灣都應保持靈活的外交策略,應對未來挑戰。

川普 美國 趙春山

延伸閱讀

川普重返白宮 紐約時報:對中國有利也有弊

「川普當選威脅價值觀」 加州州長籲州議員召開特別會期

川普當選衝擊台股、台積電還能買?專家看過往經驗分析:拉回就是買點

川普當選 彭啓明:全球氣候變遷恐遇短暫「亂流」

相關新聞

俞大㵢會歐布萊恩 轉交致川普賀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九日報導,台灣方面致信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低調傳達祝賀,與二○一六年時任總統的蔡英文和川普通話...

「川蔡通話」難複製…賴清德已致賀函 府方:無規畫致電

川普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彭博六日引述多位知情匿名人士報導稱,賴總統考慮嘗試致電川普。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表示,賴清德總統...

公視報導稱川普重刑犯 李遠:很嚴重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前總統川普確定重返白宮,不料在公視「TaiwanPlus」報導中,提到川普時卻稱其為「重刑犯」,引...

學者:川普首要解決經濟 台美對話需轉譯為共同利益

美國前總統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學者今天表示,川普執政後首要是解決美國經濟議題,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美中競爭格局是必然趨勢...

夏立言大選後迅速訪美 沈正浩:加深國民黨對美關係

美國大選甫落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立即指派副主席夏立言、國際部主任黃介正代表訪美。國民黨駐美代表處主任沈正浩表示,訪美目的...

公視TaiwanPlus報導稱美國選出「重刑犯」 李遠:此事很嚴重

川普贏得勝選、確定重返白宮,不過在公視「TaiwanPlus」的報導中,委外記者使用「重刑犯」稱呼川普,引起各界關注,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