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林慈濟「佛陀問病圖」延燒 被控抄襲畫家揭始末:上人不想花這麼多錢

明年春節沒9連休?她見「初四就開工」崩潰 昔政院1公告留懸念

說出來了?劉鏡清在美談輝達亞洲總部選址是「這城市」

新聞幕後/台美新局 賴政府必須調整戰略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贏得勝選重返白宮,國人高度關注,緊盯川普當選演說報導。記者劉學聖/攝影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贏得勝選重返白宮,國人高度關注,緊盯川普當選演說報導。記者劉學聖/攝影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美國優先」立場鮮明,但川普已非首次執政,我政府認為並非「不可預期」,未來川普政府挺台基本立場不會改變,但川普在意「公平」,我方應思考如何讓雙邊關係與貿易互利互益,可以預期逐漸提升我國防能力及對美軍購預算是重要途徑之一。

川普在競選期間不只一次提及台灣若要美國保護就應支付「保護費」,川普幕僚更曾具體指出,台灣國防支出至少增加GDP百分之五。對於台灣晶片優勢,川普也曾不假辭色表示,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將對台積電收保護費。

據了解,從美國大選期間乃至選舉結果大致底定後,我國安團隊就曾針對美選及未來美國新政局進行沙盤推演。針對國人最關心的美中台關係及美國對台政策,國安團隊均認為美國兩黨不論誰執政,美中競爭的基本格局不致改變,美國對台政策也具有一致制性,除了將維持過去幾年來挺台路徑,美方在國防事務上會遵循「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持續提供我國防所需武器。

國安局長蔡明彥昨在立院表示,台灣會持續跟美國現任及下任政府維持戰略溝通。記者季相儒/攝影
國安局長蔡明彥昨在立院表示,台灣會持續跟美國現任及下任政府維持戰略溝通。記者季相儒/攝影

不過,由於川普「美國優先」的立場鮮明,且川普及其團隊高度重視貿易公平、透過關稅手段解決經貿問題,而台灣近年對美出口額不斷創新高,可以預期未來的川普新政府團隊勢必更加關切此一情況,甚至就此對台表達關切。

涉外人士表示,民進黨政府二○一六年執政後,台美關係是史上最好,而台美關係愈來愈緊密的重要時間點,其實就是在川普首次執政時期,當時美中貿易戰方興未艾,川普任內也通過「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等重要的友台法案;在對台軍售方面,川普任內更十一度對台軍售,總額約六七○○億元,拜登政府上台後則是「維持」前政府政策,因此,川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美國挺台、友台的基本立場,我方無需擔憂。

不過,涉外人士坦言,在國安與美中台戰略上,川普的風格確實與屬於民主黨傳統建制派的前總統拜登略有不同,拜登重視盟邦,會聯合盟友制中,川普則較重視單邊關係,台灣必須思考在對美經貿、國防、產業合作等面向,提出新的整體戰略與論述,例如要讓台美雙邊關係與貿易互利互益,逐漸提升我國防及對美軍購預算就是必要且重要的途徑。

台灣旅行法 台灣關係法 台積電 台美關係 國防 川普 拜登 美國大選 軍售 軍購

延伸閱讀

川普勝選獲登「時代雜誌」封面 剖析他致勝關鍵

川普重掌白宮 關稅炸彈來襲?南韓業者憂政策風險

「美國仍是不友好國家」 川普當選俄烏戰爭將結束?克宮:時間能證明

川普可望重返白宮 北京學者:加大中國經濟下滑壓力

相關新聞

新聞幕後/台美新局 賴政府必須調整戰略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美國優先」立場鮮明,但川普已非首次執政,我政府認為並非「不可預期」,未來川普政府挺台基本立場不會改變...

新聞眼/川普開啟高額保護費時代?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川普將重返白宮。早在選舉期間,國內專家就已警告,無論哪一方當選,台灣面臨「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的壓力...

俞大㵢會歐布萊恩 轉交致川普賀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九日報導,台灣方面致信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低調傳達祝賀,與二○一六年時任總統的蔡英文和川普通話...

川普提高關稅台不受影響? 王鴻薇:郭智輝說瞎話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勝選2024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曾表示要提高關稅10%,引發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國家恐慌。國民黨立...

「川蔡通話」難複製…賴清德已致賀函 府方:無規畫致電

川普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彭博六日引述多位知情匿名人士報導稱,賴總統考慮嘗試致電川普。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表示,賴清德總統...

公視報導稱川普重刑犯 李遠:很嚴重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前總統川普確定重返白宮,不料在公視「TaiwanPlus」報導中,提到川普時卻稱其為「重刑犯」,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