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侘寂設計 體現潮流留白美學

【撰文|rippling 圖片提供|鉅程設計、太硯設計、向度設計、合風蒼飛設計工作室、Norm Architects & Jonas Bjerre-Poulsen、Keiji Ashizawa】
在唸侘不是宅專題中,設計王介紹「侘寂」這個現下家徒四壁的潮人哲學所需元素、在建材選用與軟裝設計上能如何達成,以及國內外範例外,本篇更一次舉出五個國內外設計案例,就要你一次看明白侘寂的可能模樣。
案例 1/侘心舒寂
在這個以「侘心舒寂」為主題的案例裡,即直接表示其欲展現的「寂宅」氛圍。在此,能明顯見到侘寂與極簡的共同之處,即在於視覺的簡潔——無論是黑白灰色的應用,或者形狀線條到格局,都趨於簡化,讓空間與外在的紛擾隔絕開來。
不同的是,在大片光線的引入下,能見到擁有隨機自然紋理的舒心灰牆與地板、隔間牆上方的玻璃磚、曲面白瓷磚電視牆面等異材質結合與層次設計,都讓重組的空間舒緩柔和下來,在小坪數空間裡成就一個簡約卻不冷冽的寧靜空間。
案例 2/返樸
有時候,空間硬體的缺點,在適當的設計轉化後,反而能變成一種獨特優勢或特質,像「返樸」這個案例,就是運用侘寂元素彰顯空間靈魂質地的良好例子。
原先主樑量體過大難以有效弱化視覺壓迫,因此設計師反其道而行,以大斑馬原木包覆主樑兩側,利用表面特殊處理過的凹凸質感,使之成為具自然感的視覺焦點;另外,底部以鍍鈦金屬板反射的特性,修飾過低的高度,並呈現工藝性,避免因過多的原木質感讓空間流於老舊,再加上帶量留白的手感高級灰手感牆面,以及自然採光與間接照明的呈現等,使之擁有平靜樸實又具現代性的感受。
案例 3/侘寂生活
以塗料、鐵件構築素樸無彩的灰白黑空間,讓人一踏進門便沈澱下來。在大片留白的中性寧靜之中,粗糙手工漆與木皮以特有的肌理,為場域帶來隨機手感與自然溫度。
大片的留白背景色,再加上大理石紋長桌、灰色沙發等組配,在大片透明窗簾透進屋內的日光下,更染上自然色光。與此同時,光線穿過鏤空金屬層架,彼此串聯、相互映照,以簡單一致的視覺感受與光影,回歸純粹本質。
案例 4/癒所
在家工作的心靈療癒師,能同時兼顧生活與工作的空間可以是什麼樣子的呢?本案省去不必要的裝修材質與色彩,以實木、手感泥牆呈現低限視覺刺激與樸質自然美感,並使用鐵件形塑現代感。
在此之中,大片落地窗與多扇開窗引入的日光、綠葉植栽的加入,以及通風設計,讓自然元素在空間中流動,營造出能沈靜身心的靈性寓所。
案例 5/閑寂侘所
東京設計工作室Keiji Ashizawa與哥本哈根Norm Architects,讓日本的侘寂與北歐的極簡相遇所設計的這件作品Kinuta Terrace,既以富手感肌理的大面積灰色水泥天花板與壁面,呈現自然質樸且寧靜留白的整體視覺,不顯得平板單調,更以工字拼淺色木地板為空間添增恬適溫潤質地,讓人感覺一派歲月靜好。
在此當中,簡約輕盈的鐵件、白色弧形燈飾、淺木餐桌、淺灰沙發、鏡面矮桌,以及明朗日光、綠色植栽等元素細節的添入,讓簡樸侘寂感受帶有現代清新氣息。
LIVING&DESIGN 住宅美學 4.5月號2022 第139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