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民進黨創國會惡例 朝野更無互信 游錫堃責任大
民進黨團將總預算案逕付二讀爭議,總算有解。然而,經此一役,熟稔國會議事運作人士指出,民進黨首創國會惡例,未來朝野將更無互信,立法院長游錫堃負有很大責任,未來要制度化的機會不大。
熟悉議事運作人士指出,總預算審查程序本來就有時程規定分配,國會多元,應該尊重少數,執政黨碾壓式的立法心態,在野黨只好強力杯葛,最後結果只能變這樣,朝野無互信,是國會墮落的要因。
該名人士直言,預算協商要花很多心力處理,「國會議長又不像前院長王金平」,不事前協調溝通、又天天講依預算法十一月底要通過,只想靠強制表決,當然很難照時程完成。
此次協商結論中採納民眾黨建議,財委會往後研擬總預算案審查日程時,先行協商納入審查日程草案,以確定合理時程。
另名熟悉議事運作人士認為,以往就曾討論到,如果直接訂下院會交付委員會審查截止日,有道德風險,執政黨若想護航預算,可一直排考察,行政部門不必受監督,時間一到,直接在院會逕付二讀,最後可能淪為逐案表決,未必比較有效率,終究還是要靠朝野自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