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評等信用債抗波動、穩收益 資金布局新選項

投信法人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機率低,但通膨上升風險尚未解除,相對看好高評等信用債券與BB級債券,相對減碼估值偏高的低品質信用債。(路透)
投信法人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機率低,但通膨上升風險尚未解除,相對看好高評等信用債券與BB級債券,相對減碼估值偏高的低品質信用債。(路透)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仍是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投信法人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機率低,但通膨上升風險尚未解除,相對看好高評等信用債券與BB級債券,相對減碼估值偏高的低品質信用債。

展望第3季,政策反覆導致市場大幅震盪,惟企業獲利展望仍佳,中期市場可望維持向上趨勢,建議分散投資組合安度短期震盪,掌握中期行情。

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表示,市場擔憂關稅可能導致物價上漲,導致聯準會主席鮑爾對利率政策保持謹慎態度;市場預期聯準會最快可能在9月再次降息,年底前共降息2碼,目前市場已大幅反映對美債的悲觀預期,股債短線上或許震盪持續,建議平衡配置以應對紛擾。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未來一季將呈現區間震盪,考量關稅導致消費者與企業支出信心下降,未來將傳遞至實際消費與投資動能,導致美國景氣整體仍偏降溫,研判美債第4季以後,可能因聯準會的降息預期而有下行空間。

安聯投信表示,展望後市,債市在2025年第2季將持續面臨高波動環境,投資人應採取靈活配置策略以應對不確定性。建議優先配置中短天期投資級債券,以兼顧收益和抗波動能力,同時適度納入非投資等級債券以捕捉高收益機會。

新興市場債券因高殖利率和經濟復甦潛力,適合作為多元配置的一環,特別是亞洲市場相關債券。

安聯投信指出,隨著全球利率環境和成長風格進入新階段,債市提供穩健收益與分散風險的機會。投資人應採取多元配置策略,聚焦具備票息優勢與基本面支撐的債券資產,以在高波動環境中實現穩健收益。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現今美國非投資等級債企業品質較過去大幅提升,信評BB以上等級企業占比達五成以上,因此能支撐利差處較窄水準,且儘管違約率可能因經濟轉弱而有所上揚,預期這將主要來自較低評級且債務槓桿率高的企業,透過專業團隊精選標的,仍可在可控的風險下分享高殖利率機會。

延伸閱讀

債券市場出現正向訊號 跟著川普政策先看金融債

不降息高利率是局?小童解「風險壓抑」策略:連穆迪調降都沒對美債造成大影響

主動式ETF助攻 台股ETF受益人數創高 債券ETF續退燒

義、希、西債券 績效亮眼

相關新聞

買了就跌怎麼辦?股板熱議「認賠還是攤平」 二派操作法掀戰

一名網友在PTT股板發文提問,表示自己常遇到「剛買就無量下跌」的窘境,不禁苦惱究竟該選擇認賠殺出,還是逢低加碼降低成本?這則貼文引發大量共鳴,網友回覆破百,兩派觀點互不相讓,甚至有人戲稱「發文讓我們跑

張國煒「日本機票便宜了」!網說:非只有地震原因是整體貴不起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K董)近日在股東會上表示,日本線機票價格下滑,與「7月5日地震預言」傳聞有關,直言「現在很適合去日本玩」。此番發言掀起PTT熱烈討論,有人認同確實有降價感,也有不少網友直白吐槽「

「才跌1%也叫狂瀉?」以伊開火拖累美股 網友:川普嘴砲威力更大

中東局勢再度升溫,伊朗對以色列發射飛彈,美股13日應聲下挫,道瓊指數重挫769點,盤面四大指數全面收黑。然而這場地緣政治風暴,在台灣網友眼中卻似乎「沒那麼可怕」。不少人直言這根本是「小打小鬧」,甚至批

指數型還是避險基金?巴菲特用10年證明:最好的投資策略其實很簡單

我希望走到了這一步,你現在已經知道,去除雜亂的敘事、直面未知的未來,專注於創造長期價值的策略,其實非常簡單。這裡沒有任何神奇的公式,例如分析公司總部的天氣模式,或是從每日股票交易量中找到隱藏的數學密碼

他22元進場00915自嘲「有點抖」 網笑虧:是撿到便宜還撿到刀?

六月台股ETF配息季登場,共16檔ETF陸續公布配息結果,00915配息0.21元,縮水幅度高達58%,創下掛牌以來新低紀錄。有投資人在22元多買進00915共12張,雖觀察該ETF已久且看好填息與總報酬潛力,但仍坦言「買完還是有點抖」,部分人支持其策略,認為現價具備修復空間;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甚至嘲諷態度,直言高股息ETF已經「被看破手腳」。

選股還不如丟飛鏢?這隻猴子曾打敗6,000名華爾街經理人

蒙著眼睛投擲飛鏢的選股猴子 如果你之前有聽過這個說法,那可以先跳過這一段:2001年,《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的文章〈蒙眼猴子選股打敗人類〉(Blin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