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號颱風「聖帕」估下午生成 專家曝另一熱帶擾動發展成颱機率

MLB/大谷翔平投1局、敲2長打狂灌5打點 26轟討回國聯單獨領先

美中關係回暖 已開發歐洲股票型基金淨流入持續居冠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資料來源:EPFR)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資料來源:EPFR)

美中關係回暖,全球股市溫和上揚。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顯示,統計自2025年5月29日至6月4日止近一周,已開發歐洲股票基金淨流入26.06億元成為主要市場之首,全球新興市場、拉丁美洲、呈現小幅淨流入分別為5.38、1.65億元,美國股票型市場、亞洲不含日本、歐非中東,則呈現淨流出74.90、8.20、0.09億美元。

針對近期國際情勢,安聯投信表示,美國經濟數據出現走軟跡象,加劇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但美中元首的通話緩和部分緊張情緒,為市場帶來支撐,全球股市普遍呈現溫和上漲趨勢。

安聯投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約90分鐘通話,雙方同意進一步進行貿易談判,川普稱通話「非常好」,並釐清稀土出口相關的爭端。然而,貿易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此外,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鋼鋁關稅提高至50%,同時增加市場的複雜性。

歐洲方面,歐洲股市近期受到全球風險偏好回升的帶動,呈現溫和上揚,但整體表現相較美洲與亞洲市場略顯溫和。資金流向顯示,投資人對歐洲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但仍受限於區域內經濟成長放緩與通膨壓力。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科技類股持續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及半導體領域。近期除權息行情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顯示投資人對資本市場成長潛力的樂觀態度。雖然全球股市短期內呈現溫和上揚,但投資人仍需謹慎看待潛在風險。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貨幣政策的變化以及通膨壓力可能對市場造成波動。

台股展望部分,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儘管市場不確定性仍在,但企業營運可望維持溫和成長,近期短線可由高殖利率股除權支撐,向上突破仍有高檔壓力承壓,呈現高檔箱型格局,需多留意市場不確定性產生的波動。若以企業獲利成長率13%為基準,大盤本益比已回至15.8( 過去十年的平均值15.4),相對於4月中旬,目前評價並無低估或過高等擔憂。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儘管短期市場氣氛有所回溫,但全球總體經濟及政策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對更明確的經濟數據改善和政策信號仍持觀望態度。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下,建議投資人採取分散配置策略,聚焦基本面穩健並具備成長動能的產業領域,以提升資產配置的韌性。針對台股後市,壓力區間保持謹慎,不宜躁進,並應汰弱留強。後續應密切關注美中貿易協議進展、半導體貿易調查結果及關稅稅率、以及企業財報表現等關鍵因素。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儘管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影響高科技廠來台擴建意願,然而科技龍頭持續在台投資,加上公共工程穩定推進,短線預料可望支撐營造業未來景氣維持穩定,但因下半年終端需求尚未認訂單,進而牽動營收動能與上下游供應鏈訂單,且近期股市評價處於高檔,藉由主動選股汰弱留強,創造超額報酬。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市場系統風險影響大於個股因素是4月以來的現象;所幸現階段市場對於美國關稅反應已漸趨向冷淡;只是如果回到基本面,對等關稅打亂企業採購與庫存政策,故策略上可留意股利高低、公司對下半年說法及展望外,回到產業、如AI相關趨勢方向,伺機逢低累積質優個股仍是較佳應對策略。另方面,包括近期 ETF成份股調整、除息籌碼面影響,以及個股公司應對匯市波動及對等關稅可能影響成本分攤的能力則是需要比較留意的事項。

關稅 台股

延伸閱讀

洛杉磯抗議愈演愈烈 川普:都是職業煽動者

川普刪加州撥款恐升級 惡化大學財政

西屋瞄準美核電復興商機

川普派國民兵至洛杉磯 共和黨與民主黨分歧加劇

相關新聞

穩健型不香了?配息基金大風吹 股票型占比增

近年台灣民眾投資意識抬頭,鉅亨買基金內部數據顯示,2024年台灣投資人對配息型基金的偏好明顯轉變,股票型基金投資占比大幅...

如何存退休金?鉅亨買基金:別迷信高息 這策略才關鍵

隨著壽命延長與通膨壓力加劇,如何靠投資存退休金成民眾關注議題。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很多人看配息基金,往往只看「配...

市值型ETF風潮再起,00985A有看頭

台股大盤近十年表現不俗,高股息指數人氣不墜但市值型指數表現跑得更快。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表示,短線而言,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因此更宜採取主動投資以更佳的即時性來因應市場的變化。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