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柏馮志源:市場變數大 投資保守應對

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理柏/提供
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理柏/提供

2024LSEG理柏台灣基金獎今年共頒發109項分類大獎及4項團體大獎,全球基金市場去年持續大放異彩,全球資金流向續呈淨流入,但風險意識明顯提升,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變數與挑戰恐排山倒海而來,建議投資人宜保守應對。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旗下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分析, 全球基金市場去年股債市場同步回升,繼前年高達1.1兆美元資金淨流入後,去年淨流入金額鉅幅倍增至近2.8兆美元,股債市場同步豐收,深究各類資產的資金流向,儘管多數全球股市去年績效表現亮眼,但股票型基金資金淨流入僅4,850億美元,反而是貨幣市場基金淨流入總額高達1.4兆美元,債券型基金淨流入1兆美元,兩大避險資產資金淨流入都逾兆美元,突顯市場風險意識有所升高。

展望今年,馮志源認為,今年全球經濟與股債市表現幾乎全繫於美國經濟與新任總統川普一人的關稅政策導向,尤其是川普4月2日對外發布的無差別攻擊式的「對等關稅」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腥風血雨,中國也採取「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式的報復措施,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熱戰開打,全球股債市場慘遭血洗,無一倖免,儘管川普後來突發性授權暫停90天,將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降至10% (但中國則逆向拉高至125%),一度激勵美股及全球股市強勁反彈,但傷害已經造成,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未來需要更多時間與空間進行修復。

馮志源進一步指出,川普一直將關稅政策作為其談判的手段,要求公平貿易競爭,以及製造業回流美國以促進國內經濟成長,中國電子業與汽車零組件業者大舉遷往東南亞與墨西哥,試圖分散產地風險,結果導致美國貿易逆差並未因對中國開徵關稅而改善。川普還簽署行政命令,持續在科技與投資領域加大對中國的壓力,甚至恣意疊加關稅,中國選擇「膽小鬼賽局」,直接與川普政府正面衝突,對美國展開系統性、全面性的報復,未來中美及國際間的貿易角力戰仍方興未艾,恐進一步衝擊未來全球經濟表現,建議投資人須保守以對。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多家外資已紛紛大幅調降美國經濟成長預測,同時提高通膨預測,馮志源認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關稅,不僅將推升物價水準、壓抑投資與生產,也增加通膨預期失控的風險,這些都將導致聯準會在利率決策上「進退兩難」,即使川普政策暫時逆轉,未來經濟衰退風險仍高。

關稅 美國經濟 川普

延伸閱讀

關稅戰波及特斯拉!知情人曝對陸關稅上調 拖累Cybercab、Semi生產計畫

日方訪美談關稅、軍事支持費用 川普親曝將與會

將親自與日進行關稅、軍事談判!川普:對雙方而言會是個大好消息

跨大西洋關係冷 歐洲擺脫美國科技呼聲日漸高漲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 另類資產 避險優選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投信法人指出,投資人可透過多重資產策略布局股債市輪動契機,尤其歷來面對黑天鵝事件、地緣政...

美股基金下半年有戲 六檔近一個月報酬率逾5% 建議逢低布局

儘管川普關稅政策持續對市場造成干擾,多數外資分析師仍看好科技產業前景,並上調多家晶片廠目標價。法人指出,美股第2季漲幅已大,短線波動可能加劇,但下半年在美國減稅與聯準會降息等利多帶動下,市場仍有望再創新高,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相關基金。

台股基金七強 扮招財貓

台股4日盤中在填補3月初缺口後拉回整理,不過投信主動式台股基金績效卻表現不俗,統計包括主動群益台灣強棒、主動統一台股增長...

美國龍頭股 投資優選

根據Goldman Sachs預估,標普500指數今年預估獲利成長率為7%、2026年獲利成長率更上看14%,在標普50...

多元資產配置 抗波動

美國對等關稅緊張情緒暫緩,但市場焦點轉向美國財政的可持續性。投信法人表示,風險資產已消化貿易談判樂觀情緒,但後續貿易、財政政策及經濟數據將加劇市場波動,建議投資人應維持多元化配置策略。

贖回不再等半天效率大提升!富蘭克林「七檔基金調整為T+3」四實用優勢:跟股票拚交割速度

過去投資海外基金,常讓人「等錢等到忘記自己有贖回」,但這樣的等待已被打破。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宣布,自2025年5月26日起,旗下七檔基金將全面調整為T+3到帳,大幅縮短贖回等待時間,成為全台首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