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亞股 南韓、印度轉強

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轉為賣超,只買超南韓0.3億美元,其他市場都賣超,尤其台股遭賣超10.3億美元最多,其次則是泰國及印尼的流失1.7億美元。亞股上周以韓股跌深反彈漲2.7%最強,其次是印度漲0.5%;以菲律賓跌1.7%最弱。
今年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以買超南韓38.3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印尼的13.7億美元;賣超則以對台股的186.7億美元最重,再來是泰國的40.4億美元。今年來,新興亞股以台股大漲28.4%最優,次是印度13%,僅南韓收黑,跌6.2%。
外資12月以來買超印度28億美元,高居新興亞股之冠。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印度股市逆勢上揚,主要因為通膨下滑,工業生產數據優於預期。市場預期印度企業今明兩年獲利成長率仍有雙位數,加上經濟動能強勁,中長期表現不看淡,建議短線逢回承接。
台股高檔震盪,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長線AI趨勢仍是成長主軸,台股續受惠AI結構性成長,預期2025年仍以AI及半導體供應鏈最具成長動能,且資金面有撐,短線可能修正,個股表現分歧。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蔡孟軒表示,台灣出口連續四個月超過400億美元,主要受惠於高效能運算、AI等應用需求熱絡,預估12月出口金額將持續維持在400億美元以上,年增5.3%。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