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查高端,不能只是選後拆雷、虛晃一招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高端疫苗受蔡政府青睞,但過去兩年股價多次出現異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遭質疑多時的高端疫苗內線交易疑雲,檢調「終於」展開偵辦行動。十六路搜索、約談十八人到案,看似大張旗鼓,但從時機、對象和案由看,仍可隱約察覺檢調偵辦似因受政治力影響,而存在無法逾越的「紅線」。

檢方稱,高端內線交易案自前年六月起就已成立專案小組。但這段期間,金檢局至少九次移送疑似內線交易資料,檢調卻悄無聲息。好笑的是,檢方只承認收到資料,否認移送之說,還強調是高檢署發交偵辦。檢方到底想澄清什麼?民眾疑惑的是,為何拖了一年半,選後才啟動?拖到現在還能查出什麼名堂嗎?對照同樣是疫苗採購相關的內線交易指控,東洋、聯亞「即告即查」,高端案顯然享有差別待遇。

是因高端案特別複雜難查嗎?其實案情應非複雜,複雜的是政治。高端被懷疑涉及內線交易,是因在許多在重大訊息發布前,交易爆量層出不窮。如二期解盲、以及宣布與美國國衛院合作前,交易量都超過三倍;與馬來西亞藥廠的疑似「假交易」事件,交易取消的利空發布前,交易量更暴增五倍。

而此次檢調約談對象,除高端母公司基亞生技高層外,只有二名高端竹北廠基層員工,高端高層幾可說「全身而退」。因此外界質疑,難道「刑不上高端」?原因為何?拖了一年半才查高端內線交易,究竟是真想查弊,還是選後拆雷?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蔡政府獨厚高端,毫不遮掩。高端疫苗研發,關鍵技術來自美國國衛院提供之病毒株。二○二○年二月初,美國前疾管署官員拜會仍是副總統的陳建仁,談合作開發疫苗。二月中旬,高端即與美國國衛院簽約合作。高端也曾表示,促成合作關鍵推手和牽線者,就是陳建仁。高端涉弊,陳建仁角色有無應予釐清之處?

疫情當前,政府要扶植本土疫苗產業本無可厚非,後來發展卻走上歧路,「扶植本土疫苗產業」成了「扶植高端成為下一個護國神山」,甚至不惜改變疫苗採購策略。疫情之初,官員一再表示疫苗採購「研發、代工、外購」三管齊下,但後來卻是拒絕代工,外購減量,將額度「空出」給本土疫苗。而這項改變,也直接導致前年四、五月起的疫苗荒。

衛福部又自創「免疫橋接」,幫高端疫苗通過緊急授權。此舉雖幫高端取得國內訂單,卻造成本土疫苗走不出國門的窘境。在此錯誤決策下,高端疫苗備受質疑,國人施打意願低落。為救高端,蔡英文總統不但帶頭施打,甚至在前年五月底高端股價暴跌時,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穩定民眾對本土疫苗的信心」,因此被譏「幫高端法說」。

蔡政府官員與綠委一路護航高端,尤其在高端出現利空時,總可見到官員代為釋出利多訊息,或為利空辯解。直到最近,新任衛福部長薛瑞元還說「國民黨打高端是為了做空」,要求檢調調查。蔡政府如此顚倒黑白,不惜「圖利」,只是為「扶植本土疫苗產業」?

除檢調查內線交易「聲聲慢」,監察院立案查疫苗採購弊端也已一年半,同樣迄無下文。從檢調到監院,查案是真為揭弊,還是虛晃一招?

涉及內線交易與非常規交易,恐怕只是高端相關疑案中最輕微者;只查「母公司高層」涉案,則似乎是「打擊面最小」的選擇;延後一年半偵辦,除避開九合一選舉,也可當二○二四大選的擋箭牌;而只要「刑不上高端」,當然也「刑不上蔡政府官員」。檢調若要杜絕「抓小放大、避重就輕、選後拆雷」的諸多質疑,就請先把那條紅線拿開吧。

高端疫苗 內線交易 美國

延伸閱讀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