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科技與智動協會攜手城市科大 組雙北機器人聯盟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即時報導

傳動與控制科技大廠上銀科技(2049)今(25)日與智動協會攜手台北城市科大、三重商工、淡水商工、瑞芳高工、木柵高工、內湖高工,合作建構「雙北機器人聯盟」,並舉行合格場域揭牌暨捐贈儀式,宣示共同培育機器人領域人才。

今天的揭牌暨捐贈儀式,由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智動協會副理事長陳政興、城市科大校長馮美瑜等人主持。

包括新北市教育局技職科長江彥廷、台北市教育局專員呂柏毅、三重商工校長李立泰、淡水商工校長于賢華、瑞芳高工校長潘泰伸、木柵高工校長李通傑、內湖高工校長林俊岳等人共同出席。

馮美瑜表示,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產業面臨自動化技術與設備提升的需求將更為迫切,在學術界為避免學用落差,科大端與技高端的設備更新需與時俱進,甚至要「超前部署」,導入更多工業級機器人設備,讓年輕學子能適切了解產業智慧自動化轉型。

城市科大電機系自102年開始,就已投入工業4.0的國際產業研究發展,不斷提升自動化技術、設備與教學能量,就學即就業,無產業落差。目前電機系大三學生去產業實習就可以拿到月薪3.5萬元,不但有年終,還可以拿到年中獎金。

台北城市科大所建置的「機器人工程師」訓練基地,是雙北市大專院校第一座合格場域。

城市科大將與上銀科技、智動協會,共同培育機器人領域人才,除了積極參加競賽,也會透過聯盟推動「自動化工程師」證照與「機器人工程師」證照,為產業界培育實作人才。

蔡惠卿致詞指出,成立雙北機器人聯盟的動機,主要是希望透過產、官、學攜手,共同實踐技職教育願景:「實作力、創新力與就業力」。

對於加入聯盟的學校,上銀不是來申請就會給機器手臂,而是學校要有計畫性提出如何培育?如何學習?有何創新?上銀將針對有計畫、認真,能充份利用資源的學校,給予充分支持。

上銀科技與城市科大的緣分,從2008年參觀機器人博物館開始,2016年則簽訂產學合作MOU,並贈送機器手臂與元件,也有畢業生到上銀上班留下良好印象。

今天會贊助城市科大建置術科合格場域,是因為城市科大有一群熱情、有使命感的老師,尤其今年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在機器人系統整合職類就報名了26隊,足以看到老師們的熱血。

非洲諺語:「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蔡惠卿說,上銀科技在產業領域是領導廠商,在100多個國家有上銀的足跡,上銀也為人類在食、衣、住、行做出不一樣的貢獻,這些背後都有一群優秀工程師,生產產品與提供售前售後服務才可以成就任務。

蔡惠卿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更多年輕世代站出來,人才需要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去。她也希望雙北機器人聯盟學校所培育的人才,未來可以在產業界發光發熱。

陳政興則說,智動協會自2016年辦理的「機器人工程師」證照考試,已經辦理11屆,是台灣機器人領域第一張證照,不但具有鑑別度,也獲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IPAS民間採認。

近二年,因為術科合格場域陸續建置,已有953人報考,849名考生順利通過機器人術科檢定,為台灣產業培養機械手臂技術所需人才。城市科大是雙北大專院校第一座,也是全台灣第9座機器人術科合格場域。

今天同步舉行合格場域揭牌暨捐贈儀式,宣示共同培育機器人領域人才。上銀科技提供
上銀科技與智動協會攜手城市科大等學校,共組雙北機器人聯盟。上銀科技提供

陳政興也代表協會感謝上銀科技,在2020年台灣機器人產學聯盟成立時,就贈送50台機器手臂協助聯盟啟動,累計到今天已捐贈78台機器手臂給台灣機器人產學聯盟成員,總贊助金額3,000多萬元,對於機器人人才培育向下扎根,有很大助益。

機器人 上銀科技

延伸閱讀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