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師培法30年 培育變「賠育」
「師資培育法」自一九九四年三讀通過,開啟師資多元培育管道,一般大學可申請教育學程、辦理師資培育中心,師培精神改為儲備制。然而師培法卅年過去,也衍生師培人力過剩,流浪教師問題,近年又因少子化嚴重,產業磁吸效應,師培成了「師賠」,年輕一輩擔任教師意願低,教師品質愈來愈差,是師資培育的新難題。
兩股力量 促成師培開放
早年「師範教育法」規範教師培育、進修、招生計畫等,在此年代下,師範生享公費補助、保障工作,當教師,被視為翻轉人生的管道,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現任部長鄭英耀早年都曾因家境清苦,選擇就讀師專。
此後師資培育機構除傳統師範大學、教育大學外,還有各大學「師資培育相關學系」及「師資培育中心」。
台大師培中心教授王秀槐表示,當年師培立法主要受解嚴影響,社會大眾對於大一統的師範體系感到厭倦,想打破教育體系被國民政府單一控制的情形,黨外立法委員及主張多元開放教育改革的學者等兩股力量,成為「師資培育法」最重要的推手,希望透過多元、開放的師資培育新法,取代國民黨政府建立的「師大體系」。
少子化 爆發出流浪教師
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說,師範教育法年代,國內僅三所師大、九所師專可培育教師,「當年很多考生聯考可上台大卻選擇師大。」當年師大英文系分數更是直逼台大外文。
吳清基表示,當年師培多元化是主流趨勢,但學界曾提出建言,希望仍以三所師範大學、九所師專為師培主流,並持續以公費名額保障、維持分發,以此吸納有志之士,但未料被時任在野黨反對,埋下了未來師資供過於求的禍因。廣開大門後什麼樣的人都有,教師品質當然開始良莠不齊。
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則認為,回頭看,開放政策沒有不對、走向儲備制也符合專業發展潮流,只是教育部對於未來少子化的分析並無這麼精準,私校又認為辦理師培能衝出就學率,愈來愈多學校辦理師培,儲備量自然過多,最終爆發出「流浪教師」。
近年隨大學師培中心縮減、正式教師職缺陸續開出,不少儲備教師已「上岸」或轉任他職,台灣師資問題卻浮現另一個難題「年輕一輩擔任教師意願低」,教師品質也愈來愈差。
人才打帶跑 教職變備胎
「教育部師資司近年最大的苦惱,就是沒有優秀的人要當老師。」一名大學師培中心教授形容,近年很多人投入教職本質卻是想「打帶跑」,把教職當備胎,多數是在民間企業競爭不過才來當老師。國高中校長都很清楚,近年招進去的自然科技、理工領域教師是什麼狀況,「也難怪老一輩都想退休。」台師大副教務長林子斌也說,優秀的人不來當老師,是現在教育現場最大的困境。
回顧師培卅年,王秀槐提到,「同步模式是否真的適合現在的教育現場?」師培法目前採學生大學入學後同時有主修專業,拿到師培資格後,同步修教育學分,這樣除了對學生的課業負擔非常重之外,學生的心志是否足夠成熟了也是須面對的問題之一。
王秀槐說,如芬蘭、香港採用的「學士後模式」就值得參考,此師培模式讓學生可以在大學專注在本科上,畢業後再進到教育、教學碩士班,減輕學生負擔,也待學生心志更成熟後,再去面對師資培育的訓練,會是更有效率的訓練。本報深入探討師培法上路卅年來,如今遇到了那些困境,解方又在哪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