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不怕日本「達人」 卻獨怕大陸「土豆」?

遠見 文 / 彭杏珠
教育部長潘文忠。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黃義書攝影

怪事年年有,這幾年特別多。台灣號稱是多元包容的社會,但日前立委卻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中國的土豆是指馬鈴薯,但在國中的生物課本,竟然把馬鈴薯叫做土豆」,他大感詫異「台灣教科書怎麼可能用中國用詞?」,並表明將會請出版社修訂……。其實,很多日文漢字詞彙早輸入台灣,並在生活中紮根流傳,如達人、素人、定食,教育部長都不怕日本文化輸入,為何獨怕大陸的土豆?

其實,整起事件最無辜的是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的國一下冊「生物課本」,第72頁內文在介紹「生物的命名與分類」時,有一個「三格漫畫」引導學生學習,提到「土豆很大顆啊?我說的土豆跟你說的土豆是同一種嗎?土豆=馬鈴薯」……。

全世界各地的風俗文化、語言、用詞均不同,對同一種生物的稱法也未盡一致。生物課本的內容是想告訴學生「為何生物需要命名?」因為科學家在觀察、研究生物時,為方便紀錄,會將生物命名。後來隨著發現的生物種類逐漸增加,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需要一套共同區分、歸類與命名生物的方法,以便彼此溝通……。

課本內容舉例說明兩岸對同一種植物的不同用詞,讓學生理解生物的命名與分類,放在不同的科,稱呼不同。台灣常說的「花生」,別名就是土豆;而中國大陸口中的「土豆」,則是馬鈴薯的別名。

圖/康軒出版國中生物課本「生物的命名與分類」章節,舉土豆為例說明。康軒文教提供

土豆也可以稱為落花生、花生、馬鈴薯、洋芋

如此單純、科學的事情,竟然可以被放大為「認知作戰」?

日前,時代力量的立委陳椒華就為了這件事,特地在立法院質詢潘文宗:「土豆是指什麼?」他回答,「我們的土豆是指花生」;陳椒華接著說,「中國的土豆是指馬鈴薯,但在康軒國一下冊的生物課本中,竟然把馬鈴薯叫做土豆」。潘文忠聽完後大表震驚,「台灣教科書怎麼可能使用中國用詞?」

陳椒華更進一步質詢,「有關自然科學名,教科書應該要審慎檢查,不該草率」。潘文忠立即回答,「如果是經過教育部國教院審定的教科書,一定是用國家慣用詞,這部分若出版社誤寫,也會做糾正」。

對於教科書用詞引發輿論爭議,讓康軒出版社如驚弓之鳥,緊急發聲明稿道歉並解釋:原教材編寫目的在於提示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例如:土豆也可稱為「落花生」「花生」「馬鈴薯」「洋芋」(參考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甜椒也可稱為「燈籠椒」「 柿子椒」「菜椒」「大椒」(參考自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

康軒進一步說明,因為教科書內容須經國家教育研究院審查,且任何內容的調整修改,皆須經其同意方能為之,因此,此版本後續會將修訂內容,依教科圖書審定辦法規定的行政程序送請審查。

到底誰對誰錯?只要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網頁,輸入「土豆」搜尋,就一目了然。土豆釋義:1.豆科「落花生」「花生」的別名,參見「落花生」條。2.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參見「馬鈴薯」條。3.豆科「葫蘆茶」的別名……。

圖/「土豆」確實是馬鈴薯的別名。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違和感、達人、王道、素人都是日文漢字詞彙

被自家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打臉後,潘文忠隨即推說,教育部線上的國語辭典有五種不同版本,每個都有適用對象,主要分為學術研究使用、適合中小學學習與教科書編定二大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就是適合學術研究,從古到今範圍廣泛,而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小字典都適合中小學教學使用,出版社這次引用參考研究型的重編版本,不適宜中小學教科書編輯、提供給師生教學使用。會請出版社修訂,也會請國家教育研究院依照相關程序做審視。

明明生物課本內容正確,康軒卻被要求修訂;明明土豆就是馬鈴薯的別名,只因為中國大陸日常將馬鈴薯稱為土豆,所以台灣的課本就不能出現「土豆=馬鈴薯」的字眼,教育部還堅持要讓「土豆」從生物課本中消失。

顯而易見,陳椒華、潘文忠就是意識形態作祟。

如果「土豆」一定要消失,請問:其他外來用詞需不需要被消失?是否也有文化輸入、認知作戰的問題?還是只有中國大陸的用詞不行?

其實,教育部宣傳校園多元人才時,常使用的「達人」二字,就是來自日本,只是台灣民眾太習以為常,忘了很多用詞都是日語。

不只達人,還有違和感、王道、定食、素人、御宅,這些都是台灣人最常用的日文漢字詞彙。

當日本文化輸入台灣時,民眾並不覺得不妥,很多用詞都在社會紮根流傳了,這也凸顯台灣人開放的心胸以及對異國文化、語言的包容。

但,為何對中國大陸的用詞如此敏感?如果這次禁止「土豆」在生物課本中出現,下次還要禁止哪些對岸的日常用詞呢?西紅柿(番茄)、方便麵(泡麵)、彌猴桃(奇異果)嗎?

潘文忠部長就這麼不自信嗎?就這麼擔心民眾會因為書中寫「馬鈴薯=土豆」就被統戰嗎?這種生物命名的事還是交給老師處理吧。建議部長多花時間,關心飽受「少子化」衝擊、正在救亡圖存的私校吧!這個議題可比「要不要刪土豆」還重大。

▌延伸閱讀:

太離譜!開23度冷氣的罰金竟比撞死人多1.8倍

國內大學推雙語教育,外籍教師憂:淪為背單字課方向錯

管中閔:搞我的人不會忘掉!他新書這樣還原「卡管」

(本文出自2023.04.19《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教熱話題】

▪整理包/114年升大學分科測驗 8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杏壇傻眼!苗栗私立建臺高中出包「分科測驗集體報錯」 網轟太離譜
▪建臺高中分科測驗搞出大烏龍 校方出面懇求:給孩子應考機會
▪高中學霸「最佳辯士」遭4校封殺!分科前發聲 名醫:氣度超乎想像
▪建臺高中報錯科風波延燒!學生揭內鬥亂象:下學期能否開學都不知道
▪中小學陷教師荒…這年再遇退休潮!教育部對策曝光

教育部 潘文忠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