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口罩令明宣布鬆綁 公衛專家曝疫情降類關鍵時間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將公布室內口罩令解封,鬆綁方向類似韓國,目前韓國除大眾交通、醫療機構等感染高風險場所外,其餘場所都不強制戴口罩。指揮官王必勝昨表示,國內將規畫強制戴口罩場所,其他場所就是自主防疫,另還會建議要戴的場合或狀況。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於「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節目表示,室內口罩鬆綁是讓社會回到正常生活的「重要象徵」,預計2至4月為自主防疫階段,4至6月應考慮讓新冠疫情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但仍需觀察變異株演化情形。
隨著新冠疫情下降,口罩及確診者隔離禁令也調整,如韓國1月30日解除室內口罩禁令,但確診者仍需隔離;日本5月8日解除室內口罩禁令且確診者無需隔離,不同國家有不同考量,國內明天將公布最新解封措施。
陳秀熙說,國內新冠疫情自今年一月中旬後開始下降,染疫者年齡多為50歲以下,而50歲以上族群受到50歲以下染疫者群體保護,染疫人數增加不多,但脆弱族群仍需接種雙價疫苗給予保護。染疫人數仍以桃竹苗最多,其次是北北基、高屏、宜花東等地區。
據統計,去年4月至今,全國50歲以下累積通報染率為50%,50歲以上約30%,全國群體免疫保護力達54%,應不會再出現如去年BA.1、BA.2、BA.5大流行,室內口罩可以解封,雖然農曆年後,疫情可能有所上升,但幅度應該不高,屬於小波類地方流行,原因是去年一波大流行後,康復者多已有免疫保護力,而中重症患者、死亡均呈現下降趨勢。
陳秀熙分析,全球累積染疫人數達6億7千多萬人,死亡累積人數682萬多人,染疫人數已無法真實呈現實際染疫人數,因更多染疫者為無症狀感染者,去年全球新冠病毒變異株流行從BA.1、BA.2、BA.5、BQ.1、XBB.1.5、BA.2.75等,隨著群體免疫力形成,XBB主要流行地起為東南亞國家、美國,而BQ.1為歐洲及美國,BA.2.75以亞洲國家為主,其中包括台灣,目前已為類地方流行情形。
陳秀熙說,以美國為例,美國XBB.1.5占60%,BQ.1占3成,中重症沒有明顯增加,但死亡人數未明顯降低,顯示新變異株對中重症影響不大,但仍影響著超額死亡。而日本目前主要流行為BA.5變異株,中重症也逐漸開始降低,對醫療量能衝擊也逐漸減少。
陳秀熙指出,過去受疫情影響而出現超額死亡,新的一年將改用為「負超額存活」加以解釋,而依去年統計,國內受Omicron疫情侵襲,「負超額存活」高達13%,相較於2021年為2%高出許多,顯見雖然疫情逐漸獲得控制,但如果針對輕症患者治療不加以鬆綁,仍將影響其他非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就醫情形,現在為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階段,必須有不同策略,若無法解除大流行警戒,可能增加健康照顧負擔。
陳秀熙說,當新冠疫情從全世界大流行改為類地方流行時,防疫措施部分仍不可放鬆。必須持續監測中重症患者及病毒基因序列,以降低死亡人數及掌握疫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