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冷卻了?
兩岸婚姻大退潮
三段兩岸婚姻的告白
四個兩岸婚姻的考驗
兩岸同志何時能婚?

問題一:
兩岸背景差異 婚前親友質疑多

案例一:

台灣女孩劉桂瑤當年要和北京先生陳大鵬結婚時,娘家在台灣發送喜帖,有親友直接對劉桂瑤的媽媽說:「女兒栽培到美國去讀書,念個碩士竟然去嫁給大陸人,是嫁不出去嗎?」媽媽一氣,在喜帖上新郎欄特別加註「來自北京市」,強調女兒是嫁去大陸首都。


案例二:

90後甘肅女孩劉倍麗出生在中國大陸計畫生育的年代,家裡只有她一個小孩,大陸家長對女婿都有「有房有車」的期待,北漂創業的台灣年輕人黃忠聖回想,當時要與劉倍麗結婚,就曾被女方親友質疑:「30歲了怎麼還沒車沒房?」


過來人建議



「問題一定會有,但得溝通,讓他們多見面。」劉桂瑤與劉倍麗都建議,要降低兩邊家人的質疑,得靠雙方多跟自己的家人溝通。例如劉桂瑤婚前曾帶先生到台灣自由行,公公也隨行,雙方家人直接見面了解彼此;劉倍麗也盡量多帶先生和家人親戚們相處,「讓家人直接感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問題二:
婚後第一關 毫無隱私的面談機制

案例:

來自台北的林映萱和道地北京人劉爍結婚時,在北京辦理手續十分快速,但在台灣要辦理登記,以及後續申請大陸配偶居留證等卻是困難重重,尤其是最後一關在機場的移民署面談,奇葩問題讓他們大嘆「結個婚怎麼這麼難!」

當時劉爍被帶到談話室和移民署官員面談,耗時近一個小時,問題五花八門,且涉及隱私,從太太家中成員到愛吃的食物,到要求看雙方及彼此家人生活合照、了解收入,讓他跟太太很不舒服。

另一位「台灣女婿」陳大鵬也遇過類似問題。在機場與太太被分別帶往不同小房間問話,太太還被問「知道先生穿的內衣品牌嗎?顏色?」非常細節與私密。


過來人建議



劉爍與陳大鵬在面談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台灣政府對大陸人的不信任,彷彿擔憂台灣公民跟大陸人「假結婚」,或是「跟大陸人結婚會受到什麼委屈」。建議要結婚的兩岸情侶要有心理準備;雖能理解是行政流程,但時代已不同,希望台灣政府能抱持開放心胸,不要過於保守。

問題三:
人性考驗 能放下疑心與猜忌嗎?

案例:

國小退休校長高明(化名)晚年再婚娶了大陸太太,但高明與前妻的兩位孩子卻始終對高太太充滿疑心,加上常有新聞渲染兩岸假結婚、騙財,兩個孩子認為高太太是看中遺產才會嫁來台灣,就算高太太在高明住進療養院時盡心照顧,仍無法讓兩個孩子放下猜忌。

有一天高太太從療養院回家,遭一名機車騎士撞倒在地,陷入重度昏迷,被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醫生判斷需馬上開刀,但開刀需有家屬簽字,當時人在療養院的高明已意識不清,無法簽字,而高明與前妻的兩個孩子則根本不願意出面,更別說簽字了。

最後,雖連絡上高太太在遼寧省大連市的前婚姻子女,對方也緊急趕來台灣簽字,可惜為時已晚,在對方抵達台灣前一天,高太太已宣告不治。

在高太太離世之後,高太太的孩子將媽媽的骨灰帶回大陸老家,「台灣是我們家的傷心地」。而高明的子女,只惦記著高明曾以高太太名義辦過戶頭,裡面還有幾十萬元,希望對方來台辦理手續、放棄這筆錢。


過來人建議



陸委會前副主委、監察委員劉德勳是當時高太太在台灣的緊急聯絡人,回想起這段故事他仍舊心痛。他感慨,兩岸婚姻家庭衍生的問題,遠比一般家庭複雜得多,「那位陸配在台大醫院急救4天,最後走了,我非常難過、無能為力,兩岸婚姻走到連一點點機會都沒有,大家都要反思。」若大家都能放下猜忌與敵意,或許有些悲劇就不會發生。

問題四:
婚後住哪?生活與照顧的兩難

案例:

台灣中醫師唐忻與來自瀋陽的妻子張琳,曾在北京定居8年,2016年選擇舉家搬到台南,兩人的考量有幾個:

1. 照顧年邁母親。唐忻父親過世已久,幾次過年回台,發現高齡的母親燒開水卻忘記關火,加上唐忻是獨子,得負起照顧責任。

2. 希望孩子學繁體字。

3. 北京空汙嚴重,擔心家人健康。

4. 北京開店、生活成本太高。

北京、台南生活開銷比一比

北京、台南生活開銷比一比

過來人建議



兩地婚姻勢必會面臨到生活與照顧家人的兩難,總有一方得離鄉背井,結婚多年的兩岸夫婦們建議,兩人婚後選擇住哪,要考慮經濟、生活圈、兩地法規等面向。劉桂瑤說,大陸生活若在一、二線城市,物價極高,有不少台灣女生為愛遠赴大陸,但到大陸後找不到工作,靠丈夫一人支撐家計,「柴米油鹽醬醋茶會壓垮一切」,最後離婚收場。

若兩人都有事業在大陸,勢必得定居大陸,面臨台灣家人照護問題,台灣女孩林映萱雖與先生定居北京,但早早替陸籍配偶辦好證件,以便家人急需時能隨時返台。此外,陸籍配偶在台工作因法規、氛圍等因素,相對不易,要來台定居前也需考量。

婚姻的酸甜苦辣人人不同,
歡迎大家分享你/妳的兩岸婚姻故事

LINE分享給朋友

製作人:洪欣慈

採訪團隊:羅印冲、林則宏、許依晨、洪欣慈

影像:林伯東、劉學聖、余承翰

設計:蘇士堯

網頁製作:謝化挺

製作單位:聯合報新媒體中心、視覺設計中心

監製:聯合報新聞部

201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