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一女師轟課綱成名 學生爆料:她上課批綠、抱怨日本核汙水

地牛翻身10縣市有感!下午2時19分宜蘭外海規模5.1地震 最大震度2級

下周生肖運勢/馬和氣生財、羊貴人多、這生肖有機會脫單

《讀者》雜誌主要訴求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深刻體驗人文與關懷;融合了文化、知識與趣味,雜誌內容廣泛彙集了兩岸三地及各地華人區域知名作家作品以共賞,遠離腥羶色,閱讀人性真善美,體驗人文關懷。另外也有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讀者投稿,分享不同生活下的點點滴滴,小故事裡有著令人深深感動的人性光輝。

讀者雜誌

追蹤
《讀者》雜誌主要訴求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深刻體驗人文與關懷;融合了文化、知識與趣味,雜誌內容廣泛彙集了兩岸三地及各地華人區域知名作家作品以共賞,遠離腥羶色,閱讀人性真善美,體驗人文關懷。另外也有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讀者投稿,分享不同生活下的點點滴滴,小故事裡有著令人深深感動的人性光輝。
69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圖/陸凡

我的蟋蟀 請你晚一些來

在我的家鄉,傳說逝去的人如果想回家看一看,就會變成蟋蟀或螞蚱,因為它小而常見,行動又迅速,回家偷偷看上一眼,過夜就會離去。

90 雜誌
圖/劉德山

父親的最後十年

父親16歲獨立幹活,到去世那年,行藝整整57年。這是個十分可怕的數字。連峽河的水都流累了,懶得流了,如今只剩下碗口粗的一股,只有下過一場暴雨,才能活過來一回。

186 雜誌
圖/肖文津

司馬遷的空間智慧

其實,司馬遷本人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地理調查、具備空間智慧的人。他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對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東南丘陵、雲貴高原以及沿海地區,進行過廣泛的調查和深入思考後,這才動筆寫《史記》。

61 雜誌
圖/畢力格

排位稀缺

有些東西,就算整個社會的物質再怎麼豐富,也會一直稀缺。而且可能物質越豐富,它就越稀缺。

56 雜誌
圖/〔英〕歐文‧根特

一季一動詞

轉眼入秋,暑熱漸消,我也敢出門,在日頭下走一走了─總算又避過一暑。「避」這個字,用在夏天,恰如其分。

119 雜誌

外祖母的美味

外祖母平時會把松塔、蘋果枝和一些雜木分開放好,它們各有各的用處。做玉米餅和地瓜餅時要燒松塔,燉地瓜時使用雜木,如果是蘋果枝在灶裡啪啪響起來,那麼鍋裡準會有一條大魚,而且一定是媽媽回家了。

210 雜誌
圖/劉德山

身為魚販

小時候常有人說我很聰明,爸媽會問我要做醫生還是律師,怎樣都想不到我最後會去當魚販。

253 雜誌
圖/劉璇

麥琪的標注

我瞭解它,就像瞭解自己的身體。城市裡的每一棵樹,每一塊電子顯示幕,每一條排水溝,每一座摩天大樓,每一次日落時陽光在林蔭大道上投下的陰影,我都爛熟於心。

80 雜誌
圖/李曉林

機智之價

噩夢始於5月的某個周一。那天下午,我從波士頓乘坐航班飛往紐約,一下飛機就打了輛計程車去瑪莎的公寓。那天曼哈頓陽光明媚,我也興致高昂。我會和瑪莎共度兩晚後再回波士頓。

234 雜誌
圖/王娓

這就是人生

小說《我的母親手記》,井上靖寫患阿滋海默症的母親從生病到死亡的一段歷程。這本書的好,是被它的「不好」養著的。

244 雜誌
圖/馬明圓

什麼才是優質的婚姻

優質的婚姻,就是當你陷入困境的泥沼,無力前行,我依然站在你身旁,給你溫暖的鼓勵,給你勇氣與力量;用盡全力舉高希望的火炬,為你照亮前進的方向。

264 雜誌
圖/黃思思

何日君再來

溫柔能帶來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後來,當被問到父母對我影響最大的特質是什麼時,我常常說,是溫柔。

283 雜誌
圖/小黑孩

綁票的學問

湘西的土匪,雖然沒有學過經濟學,但他們的做法與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信息經濟學,有不謀而合之處。信息經濟學要研究的一類重要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

268 雜誌

紫藤花下坐

多少人在這一季從四面八方趕來,就為了瞧瞧他們的「男神」文徵明在近五百年前種下的那株紫藤。 它和世間別的紫藤都不同,它是文徵明的紫藤,被喚作「文藤」。

114 雜誌
圖/連培偉

父母的「多米若骨牌邏輯」

很多時候,父母不僅找不到真正的問題,還會把很小的問題看得非常嚴重。這種父母往往有一種「多米諾骨牌邏輯」:一個小問題不解決,就會引起連鎖反應,最後變成一個大問題。

419 雜誌
圖/勾犇

停用智慧型手機之後

「『數位斷捨離』並不能讓人變得與眾不同。大多數人都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但並非所有人和手機的關係都是不健康的。」

249 雜誌
圖/小黑孩

買煎餅別問配置

「工作和生活要分開」也成為一句口號,尤其是上班節奏快、壓力大的朋友,下班後根本無法快速切換到「家庭模式」,恨不得家人跟自己說句話,都要先回覆個「收到」。

276 雜誌
圖/辛剛

你以為賣橙子很簡單

想把事業做好,就不會簡單,包括賣橙子。

123 雜誌
圖/Cyan Lin

做一個不完美的母親

如果完美母親真的存在,一個個真實的母親就會消失。明明知道完美母親是不可能的、妄想的,但當所有人都把無私、奉獻、犧牲、付出等詞語加在母親身上,母親就被綁架了,主動或者被動地向完美母親的形象和標準靠攏。 如何證明完美

141 雜誌
圖/曾儀

雜貨舖的贈品

我希望雜貨鋪一直都在,它像是一種默契的陪伴。老爺爺在,這個雜貨鋪就在,兩隻流浪的白貓也會在。落雪的天氣,下雨的天氣,烈日曝晒的天氣,我都會去雜貨鋪隨便買點什麼。

51 雜誌